传统祭祀活动——麻姑尼(胡宇 摄)
清明歌会
春天的木座寨,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4月4日,这个位于平武木座藏族乡的白马藏族寨子迎来了最热闹的日子——清明歌会。白马人身着民族盛装,白羽飘飘,唱起传统的酒歌,跳起古老的“曹盖”舞,剪纸祭祀祈福纳祥。入夜后,山寨燃起熊熊的篝火,当地白马人与游客手拉手,跳起“圆圆舞”,歌声此起彼伏,山寨彻夜不眠。
留住白马文化的根,让文化传承“活”起来。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平武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白马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5年)》,坚持以“非遗传承为核心,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为路径,文化品牌塑造为目标”,高标准编制完成《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建筑风貌指导图集》《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建筑风貌管理引导办法》等规划引领,做好文化保护传承,成功申报“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传统村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白马文化传承发展逐步打开新局面,并成为平武县响亮的文化名片。
平武白马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织花腰带
大型圆圆舞(胡宇 摄)
摸“家底” 谋划白马文化的“路”
在川甘两地白马藏族星罗棋布的村寨中,木座寨之所以声名鹊起,主要因为这个古老的村庄有个独一无二的节日——清明歌会,这个由木座寨村民自发举办的歌会,也成了村民一年一度的生活故事。但遗憾的是,因为是村民自发行为,缺乏组织和长远规划,这个传统民俗活动近几年被多次搁浅。
优秀民俗文化要传承,特色民俗活动就不能丢弃。早在去年上半年,今年的木座寨清明歌会就被平武县提上工作日程,并提前进行了精心谋划,歌会的规模和活动影响都有大幅提升,且举办时间也被固定下来,即每年清明节前后。
擀毡帽
木座寨清明歌会,只是平武县开展白马文化保护传承的剪影。为做好白马文化传承发展,平武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平武县白马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白马文化保护中心)、白马文化专家委员会和白马文化保护协会,常态化开展保护工作,为白马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实施文化普查征集行动。平武县制定了白马文化资源专项普查计划,组建专家团队和普查队伍,深入开展白马文化资源分类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同时开展白马藏族原始文字文献抢救整理工作,全面准确掌握白马文化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存现状,为建立白马文化资料库、编制白马文化传承发展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
凡事预则立,文化保护传承也是一样。做好白马文化传承发展规划,平武县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宗旨,在全面开展资源普查基础上,按照国家、省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关政策规定,编制《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建筑风貌指导图集》《木皮藏族乡白马文化传承发展整体规划》《木座藏族乡白马文化传承发展整体规划》等,明确了白马文化生态保护总体思路、保护对象、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确保了传承发展工作有章可循。
参加民俗表演的白马人 (41度 摄)
重保护 留住白马文化的“根”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多才多艺的白马人留给外界的印象。但遗憾的是,白马人的民族文化往往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历史文献中有关白马人的民俗文化资料十分少见。多年来,平武县在保护传承白马文化方面一直不遗余力,通过组织文化活动、编撰书籍、创作歌曲、文化进校园等方式,继承和丰富了白马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
文化传承,干部带头做。在白马文化保护区范围内开展“六带头”活动,乡镇干部带头说白马语言、着白马服饰、唱白马歌曲、跳白马舞蹈、知白马习俗、讲白马故事,同时录制了“汉语—白马语对照音视频”,通过“三微一端”积极推广。
文化传承,要发动群众。制定《支持恢复白马文化传统民俗活动方案》,恢复蜂王会、清明歌会、采花节等5个传统民俗活动,活动时间贯穿全年,让群众在民俗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主动学习和传承白马文化。
文化传承,要多方合作。与清华大学团队合作,将白马藏族古文献抢救、整理纳入“西南濒危文字文献抢救整理”项目,正编撰出版权威学术著作《平武白马藏族古文献调查、解读与研究》;与绵阳师范学院共建白马文化研究院,开展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等项目的合作;与西南科技大学就白马文化素材进行翻译展开合作,《白马故事》现已在海外出版发行。
与此同时,平武县还积极开展白马文化进校园,高质量编撰《探秘民族民俗活化石—白马藏族的文明》等三本校本教材,在平武中学、水晶初中等学校开展以白马舞蹈为主要特色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龙安初中、北山小学等开展学唱白马歌曲、学跳白马舞蹈活动。2020年,开展白马文化进校园活动80余场次,参与人员达26400余人次。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各类“非遗”传承人180余人次,新培育10个县级白马非遗传承人和传承项目,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持续提升“非遗”传承人能力,不断扩大白马文化社会影响力。
从歌曲到舞蹈,从文学著作到电影拍摄……在平武县的组织下,大量丰富多彩的白马文化资料得到搜集、整理和出版,并在群众中广泛传播。
跳曹盖祭山神
走出去 打响白马文化的“名”
“朵朵白云彩,慢慢的飘过来,与你走在小河边,看荞麦花儿开……”这是平武白马藏族歌手达娃卓玛创作的《美在白马》。歌曲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美丽白马,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自2013年发行就迅速流传,至今仍被广泛传唱,更多的人因这首歌曲认识白马、了解白马。这是平武白马文化长期得到充分涵养和保护的必然结果。
在做好白马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同时,通过文艺创作打响白马文化的名牌,让白马文化走出平武,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是平武县多年来一直努力推动的工作。通过积极推进白马文化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成果收集工作,完成《白马人之书》《白马部落》等6部文学著作和《美在白马》《白羽毛飘起来》《心中的白马》等3个音乐专辑的收集整理。
对外推介白马文化,平武县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创作和歌曲,同时也积极开展电影拍摄和非遗项目推广等。去年3月,由平武光大国投、西南协拍影业、四川传媒学院、绵阳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的院线电影《白马天堂》在平武杀青。电影取材于白马人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以“新年鸟”“雪宝顶”“白马老爷山”等三个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故事,诠释了关于融合,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自然的故事。
推动非遗传承传习,改建平武县综合性非遗传习中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立项;在白马藏族乡扒昔加寨开工建设制作曹盖面具、织花腰带、擀毡帽的非遗手工作坊;在木座藏族乡、黄羊关藏族乡、白马藏族乡建设三个白马文化传习所;整合资金600万元,在白马藏族乡亚者造祖村、木座藏族乡民族村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完成白马民俗文化文创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厄哩寨)。得益于政府系列政策的支持,一个集“保护、生产、发展”于一体的白马文化传习体系已初见雏形。
着眼当下,更要放眼未来。推动白马文化对外传播,平武县有一份详细的规划路线图——《白马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5年)》。根据方案的目标任务,未来平武除了开展“白马山寨歌会”“王朗白马风情节”等主题活动外,还将通过积极参加国际非遗节、评选白马文化形象代言人、制作白马文化宣传片等方式,助力白马文化“走出去”,通过全面宣传推介,扩大白马文化对外影响力。
美丽的木座民族村老寨子
促旅游 融入白马文化的“魂”
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一个被绿水青山环抱的人间仙境,这里是白马藏族的聚居地,也是九环线旅游线路上的一颗明珠,毗邻正在修建的九绵高速公路。作为绵阳通往九寨沟的重要通道,九绵高速对平武发展意义重大,其中旅游更是重中之重。
九绵高速通车的日子越来越近,如何搭乘九绵高速快车,将平武白马文化推向更深更远?对于这个问题,平武已经准备好了答卷。
推动文化传承与交通建设融合发展,平武县以建设“畅通活力幸福美丽平武”为目标,编制九绵高速白马服务区建设规划,打造“集高速服务、白马文化展示、旅游接待、游客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旅融合示范服务区,目前川高公司正在完善设计方案,助力白马文化传承,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平武坚持“生态打底、文化为魂,一寨一品、多元发展”理念,正在编制白马十八寨文化旅游规划,对发展定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同时还在积极制定现有古村落保护规划及火溪河流域民宿风貌指导图集,以妥善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生态保护的关系,为白马十八寨文化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遵循。
推动文化发展与相关规划衔接配套,平武将白马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和白马十八寨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纳入绵阳市和平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传统村落保护、道路交通建设等规划配套衔接,为白马文化传承发展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创造有利条件。
推动文化传承与其他业态共生发展,平武积极推动白马文化传承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生态保护等相关行业深度融合,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以文化传承发展为核心、文旅产业为主导、相关业态融合共生的发展格局。积极构建两省三县(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甘肃文县)白马文化传承发展交流合作机制,推动成立白马文旅发展联盟,共同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产业合作、宣传推广等活动,不断拓展白马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传承更加丰富生动,白马文化迎来繁荣发展的最好时期。服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白马文化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平武的又一响亮名片,为提高平武县知名度、扩大平武县对外影响力、打造“白马·西羌”精品旅游线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沐浴阳光,平武的白马文化之花,定会开得更鲜、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