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至9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2021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活动举行。高展 摄
“日食牛肉面一碗,不辞长作兰州人。”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牛大早餐”,并配文说,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应该是“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
吃面同时,她还欣赏了兰州牛肉面第四代传人马文斌的拉面绝活表演,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碗面,她向当地人“取经”被誉为“中华第一面”的文化特色。朱新娥了解到,兰州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是一道常见面食,也是兰州的传统名食,在之后的200多年里,兰州牛肉面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
兰州又名“金城”,当地人一般称牛肉面为“牛大”或“牛大碗”,取“大碗牛肉面”之意。“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面开始的。”这种每日清晨唤醒城市的方式,不仅是兰州人多年来所特有的饮食习惯,还随着西北地区旅游渐热,“牛大早餐”的打卡也成为外地人所追捧的新生活。
6月3日至9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2021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活动举行,来自10个国家11家媒体人走访兰州、庆阳两地,成员发挥各自媒体的独特视角,以“情感溯源+见证变迁”的方式,讲述红色精神传承的故事,旨在呈现当地社会的发展现状。本次活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兰州市委宣传部、庆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甘肃省国闻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随团而来的,还有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执行社长张春梅,这是她第5次到达兰州,故地重游的她除了惊叹这座城市变化的面貌之外,还对身处西北的兰州有了更深入了解。“每次打卡不同景点,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每一次兰州行,都由一碗牛肉面开启。”她说。
张春梅回忆说,2017年在兰州第一次尝鲜牛肉面,只觉得是一碗面条而已,而今,自己在频频打卡的过程中,了解许多关于牛肉面的悠久历史、饮食习惯、文化特点,甚至当地以此发展起来的牛肉面产业,她都略知一二,且以“代言人”角色在向全球推介兰州牛肉面。
“肉质细腻、口感筋道。”张春梅说,走在兰州街道,最多见的就是牛肉面馆,这种百吃不厌的地方特色美食,不仅是当地烟火气的写照,还应借助现已形成的品牌效应,让兰州牛肉面的味道、技艺和文化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通过海外宣传窗口将更多的人吸引至兰州,毕竟“正宗兰州牛肉面只有在兰州才能吃到”。
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表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加强品牌建设的基础,由此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通过一碗面,讲述兰州故事,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提升兰州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目前,兰州牛肉面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美国、巴西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块面板两口锅、两条长凳一张桌”的街边小吃,走过百年历史,如今已发展成为遍布全球拥有4万余家店铺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