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大产业 大支撑 大融合 推动白银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07-08 10:37:3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白银地处甘肃中部,因“铜城”的别名为大家所熟知。一提到白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等这样一些固化的标签。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白银地处甘肃中部,因“铜城”的别名为大家所熟知。一提到白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等这样一些固化的标签。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近几年,白银市重新审视发展定位,确定了“两区四基地”“一区三大”等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发展的思路举措,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97.27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长4.6%。

一是抓脱贫。白银市自然条件严酷,5个县区都是贫困县,302个贫困村中有179个深度贫困村。这些贫困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大沟深,很多村子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基础薄弱,脱贫难度极大。面对严峻形势,白银市把培育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核心任务,提出了“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的产业培育模式,贫困户依托产业实现增收,户均收入达到3165元,占脱贫指标的79.13%。

构建脱贫产业体系。过去,当地农业主要以传统的家庭种植养殖为主,农户没有稳定的增收渠道。对此,白银市围绕培育壮大牛、羊、蔬、果、薯、药、小杂粮、文冠果、黑毛驴和水产养殖十大特色增收产业,先后建成了330个脱贫产业园和403个特色产业园,通过劳务承包、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等方式把贫困户吸引到产业园中,形成“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依托新希望、阿西娅、雄特、海升、菁茂、润丰、邦农等大型龙头企业,打造生猪肉羊养殖加工、草食畜牧业、蔬菜瓜果马铃薯种植加工、地理标志产品、戈壁农业、仓储通道物流、循环农业等10个百亿级产业链,6个“甘味”品牌之乡、5个万亩生态牧场、4个绿色生态示范带。目前,全市生猪、肉羊、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201.31万头、424.62万只、19.79万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

突出龙头引导示范。过去,当地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种强销弱、量大链短、质优价廉等问题非常突出,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对此,白银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发展规模生产,实施精深加工,建设冷链仓储,把产品变成商品,把外出打工农民工和传统农民变成家门口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海升集团建设23万平方米的现代智能温室,带动8个乡镇850户农户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3.8万元。新希望集团采取“公司+自育+代养”的模式,建成年产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21万吨饲料生产线,带动13家合作社和170户农户养殖生猪12万头,户均年收入近15万元。阿西娅集团建设集活畜屠宰、肉制品加工、市场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园,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4.2万元。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日益凸显,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利和财政增税。

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过去,当地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条田化和水资源不足,制约着农业规模化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白银市通过大面积流转土地、实施水利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引进龙头企业,一次性将集中连片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最短时间释放土地的最大效益。与新疆润丰集团一次性签订了100万亩的土地流转协议,已建成10万亩食葵种植基地,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3.2万元。依托大型水利工程推动规模化发展,谋划实施了永泰川灌溉、引洮二期等一批“旱变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0万亩,干旱山区“有地缺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其中,引入大通河发展“旱变水”农田27.38万亩,实施“十三五”期间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建成后能够彻底解决平川西格拉滩和靖远部分乡镇供水难题,灌溉面积可达46万亩。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带动规模化发展,归并小田块,水肥一体化,建成单块面积1000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91.3万亩,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过去“靠天吃饭”的干旱田,变成了稳定增收的丰收田。

二是调结构。长期以来,当地工业占比较大,“两头在外”的特征非常明显,仅有色、煤炭、化工、电力四大原材料行业就占工业比重的87.5%。为此,白银市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谋划实施了一批先导性、引领性、拉动性强并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经过不懈努力三大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5.5∶41.2∶43.3调整为2020年底的20.2∶34.3∶45.5。去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高质量发展全省综合排名依然靠前。这意味着白银市产业结构调整已初显成效。

在农业上,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三产联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在哈思山、寿鹿山、屈吴山周边、会宁东部、若笠塬等区域,建设5个万亩生态牧场。目前,阿西娅1.5万亩生态牧场已经启用,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融合,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而且促进了生态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按照“引企业、建工厂、树品牌、育集群”的思路,依托10个百亿级全产业链,带动发展龙头企业296家、合作社6287家、家庭农场1531家,建成8000吨的冷链仓储库、326座果蔬保鲜库,带动农户21.6万户,实现总产值354亿元,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32个,基本形成了由原始产品到加工食品、由田间地头到餐桌超市的“内循环”发展格局。近几年白银农业实现了三级跳:第一级是思想观念的变化,从重工轻农到优先发展转变;第二级是经营模式的变化,从家庭分散经营到集约化规模化转变;第三级是发展动能的变化,从原始产品销售到引进龙头企业产加销全产业链转变,农业成为白银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亮点。

在工业上,把主攻方向放到新材料上,谋划实施了以东方钛业为龙头的绿色循环产业、以靖煤为龙头的气化气产业、以白银能源为龙头的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基地、以宏达铝业为龙头的铝合金新材料、以瑞康众源为龙头的铁基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全球规模最大的钛白粉单体工厂和磷酸铁锂新材料基地落户白银,甘肃省煤炭交易中心白银分中心挂牌运营,煤炭储备能力达到1000万吨。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占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近8个百分点,新材料占规上工业比重从3.1%提高到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从4.4%提高到17.2%。

第三产业上,主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促。引进白银首家全球化创新创业数字企业中创博利,建成“天下帮扶”“创业天下”。运营以来,通过直播带货、线上销售,实现营业额13.68亿元,创税2.27亿元。线下消费主要是以唐道文化城市综合体为引领,打造“人文+商业+旅游”消费新模式。“十三五”实施文化旅游项目108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2.9%。同时,大力开发以休闲、生态、康养为主的第四代住房,不断满足群众对高标准住房的需求。

三是补短板。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也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白银市下大力气打基础、补短板,实施了一大批交通、生态、城建、民生等基础设施项目。“十三五”实施项目2529个、完成投资1793亿元,基础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交通设施方面,以打通断头路、联通主干线为重点,超常规快速推进交通通道建设。景中高速,国道247线、338线、209线、341线,省道217线等公路相继建成,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公路总里程达到1.21万公里。中兰客专落地实施,白银市即将迈入高铁时代。

生态环境方面,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4年绿化土地130多万亩,构筑起了“两屏两廊两带”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到13.62%,空气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黄河白银段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加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力度,曾经的东大沟、金沟河成为全省重金属点源治理的样板。

城市建设方面,大力开展城市改造提升行动,打造了十大生态公园,打通城区断头路20条,新改建街道62条、99.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常态化运营,北京路成为城市新地标,干净亮丽成了白银的新名片。持续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棚户区3.69万户,改造老旧小区203个、445万平方米,惠及近6万户居民。

民生事业方面,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上学、卫生、公园、空气、生态、旅游和城市形象入手,用情、用心、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十三五”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到了740.8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5%以上,是“十二五”的1.6倍。白银市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了,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目前,白银市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短板日益凸显,打通南北大通道的S35景礼高速还没有开工建设,蓄水调水的毛细血管还不够畅通,5G还没有完全实现县乡全覆盖。二是兰白经济圈协同发展机制还不健全,产业同质竞争明显,交通一体化尚未形成。三是向西开放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出口总额占比较低。四是农村整体脱贫后,国土空间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白银市将把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最大机遇,把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作为最大平台,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最大方向,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作为最大动力,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最大使命,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以谋划建设国家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以构建大产业、大支撑、大融合“一区三大”发展格局为抓手,以“两区四基地”产业布局为形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现现代农业、优势工业、第三产业“三个千亿级”产业目标,努力跟上全国全省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

一是兰白经济圈建设重点在提升城市影响力上下功夫。紧紧抓住兰白经济圈发展机遇,立足战略定位和角色分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引领力。全力打造城市群“副核心”。把高品质的城市建设作为融入兰白经济圈的基础支撑,以黄河沿岸和高铁沿线为重点区域,按照“南扩北绿、三路两片、一带一廊”的思路,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形成50万人的城市承载能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道路提质、管网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畅通城市微循环,把白银打造成高品质生活空间和低成本的投资热土。主动融入一小时“经济圈”。把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作为融入兰白经济圈的先行条件,加快推进中兰客专、白银至中川、S35高速、通用机场等纵横交错、贯穿全境的立体交通项目。谋划实施兰白城际铁路,与兰州、兰州新区协同布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把白银打造成连接东西的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着力建设兰州的“后花园”。把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作为融入兰白经济圈的有效举措,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水平,加大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力度,加快推进唐道文化城市综合体和第四代住房建设,打造与经济、社会、自然相适应的城市风格和景观风貌。丰富建筑审美、文化内涵,巧借自然山水、盘活田园风光,在沿黄、沿高速高铁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形成以水系为主的城市脉络,把白银市打造成山清水秀的花园城市和放飞心灵的休闲城市。

二是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三产转变上下功夫。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壮大生态产业,做大一产调结构、提升二产延链条、丰富三产育动能,加快建设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建设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肉羊加工、5大生态牧场等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带动构建以10个百亿级产业链为引领的千亿级沿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战略,把主攻方向放到新材料上,做大做强中核钛白磷酸铁锂、高效煤制气、煤炭储运交易转化、铝合金、铁基材料、光化气等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电价改革,建设“陇电入鲁”的最大基地,打造千亿级沿黄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壮大以唐道文化城市综合体为载体的线下消费和以中创博利为龙头的线上消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新经济、新业态,加快推进16个通道物流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沿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推动绿色崛起发展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黄河上游白银段保护利用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打好防治污染、修复生态、集约资源、发展产业的组合拳,进一步筑牢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拓展绿色版图。按照“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节水治水等工程,持续推进沿黄生态长廊、道路景观、农田林网等生态屏障建设,加快建设陇中沿黄生态廊道,构建“两屏两廊两带”绿色生态体系。夯实绿色根基。加快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巩固提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扬尘管控、河湖“四乱”整治、土壤污染整治等行动,协同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壮大绿色产业。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按照“围追堵截蓄”的办法,建设会宁祖厉河、靖远靖乐渠、白银区武川、平川区黄水沟等17座水库,实施甘肃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引洮二期等重点水利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推进工业“三化”改造,谋划实施一批循环化工、数据信息、清洁能源等新型项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做精做优生态旅游,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生、娱乐购物等特色旅游项目,实现文化旅游提质增效,推动白银市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