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宗教,在国内却是非常式微的。当然倒不是说完全籍籍无名,只是和外来教派的佛教比起来,它在国内的知名度一点没有本土传统宗教的老大哥样子。
旅游的时候也是如此,那些旅游景点中,永远是寺院游客比道观的来得多。毕竟虽然佛教是外来宗教,但经过千年的本土化以及有着古时候官方的扶持,能做大做强也是有原因所在的。
虽然如此,但我国大地上依然分布着许多道观,其中不乏一些出名的,比如北京的白云观、成都的青羊宫、十堰的紫霄宫、周口的太清宫等等,都是些香火不断,游人如织的道馆。
还有一些,它们也许不像那些赫赫有名的道馆那样,但在其所在的城市甚至是所在省也算是拥有姓名的。也许正是因为它们“不够有名”,反而留下了许多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那些终日在城市中穿梭,看腻了城市车水马龙的人,对于这样幽静且神秘的地方几乎都没什么抵抗力。比起著名道馆中的游客喧嚣,这些道馆建于清幽野静之处,正是心灵沉淀的好去处。
比如甘肃的玉泉观,在当地人眼中就是这样一个好去处。玉泉观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北的天靖山脚下,它俗称城北寺,因地理位置而得名。不过对于游客们而言,玉泉观这个名字明显更有意境一些,念起来就有一种清澈凌冽的感觉。
它的具体建成日期现在已不可考,但根据推算大概在唐高宗李治统治的时期,那时候也是道教比较昌盛的一个时期,唐高宗曾两次下旨在全国修建大量道观,玉泉观很可能就在那时建立。
玉泉观的“身世”也有点凄苦,在宋、清时期分别被毁坏过一次,尤其清末,那时候的玉泉观已经是有着80余座建筑的宏伟建筑群了,但因被作为兵舍和校舍,加上那时对文化古迹没有任何保护意识,于是经过一系列人为或自然灾害的侵袭后,玉泉观有一大半建筑都损毁了。
直到1981年,当地才开始筹措捐款并开展人力对玉泉观进行修复,历时三年,复原了一半以上的古建筑。如今,玉泉观作为一座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顺山势而升、倚崖壁而建隐于山林之间的国家4A级景点,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游客们香火的供奉了。
想要真正进入玉泉观,首先要先进入天门,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玉泉观内的建筑无论是长亭还是楼阁都充满了历史气息。第一个入眼的就是玉皇阁,它坐落在1.45米高的台基上,纵深605米,经历过三次重修,身上满是历史铭刻的印记,但即使如此它依然保留着明朝建造的风格。
紧随其后的是玉皇殿,屋脊上覆盖着琉璃瓦,然而大殿架构又十分古朴,带着一丝雅致。最后就是那让玉泉观得名的“玉泉”了,它在仓圣殿轩庭下的八角亭中,亭中那口小井中的水便是玉泉水。
传闻喝上这里的一口泉水可使人耳聪目明,故又称“明眼泉”。虽然它的真实功效肯定没有传闻中的那么玄乎,但是山间泉水本就清凉甘甜,喝上一口润润嗓子,缓解一路爬山的疲劳也是很好的。
关于玉泉观的神奇之处还有许多。比如当地人将其看作是最灵验的道馆,因为相传曾经有三位仙人在玉泉观的玉泉仙洞中坐化,从此那里就始终仙气萦绕,成为了每一个来玉泉观的游客必去的打卡点。
甚至在如今的玉泉观,也有一位过着闲云野鹤般生活的道长,在此隐居的世外高人,至于去的时候能否遇见他,那恐怕只能依托于一个“缘”字了,不过据当地人说这个道观是非常灵验的。
玉泉观终年环境清幽,只在两个时候灯火通明,一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的上九会,在初八晚上子时的时候是进香的高峰期,那叫做“烧头香”。另一个时刻便是朝山会了,在每年的正月初九,人们会载歌载舞进行祈祷,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对于信奉唯物主义价值观的人来说,也许会对一些宗教抱有敬畏之心,但对于它们的兴趣也依然不会很高,但是就玉泉观本身来说,它也是一个经历过千年沉淀,人杰地灵的宝地,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毫,写下碑文和诗词,让玉泉观更多了几分文化韵味。
而它经历过千年风吹雨打的红砖绿瓦、四周郁郁葱葱的枫柏以及自身清静无为的风韵,都像有魔力一般,让人的心灵沉淀下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玉泉观都是一个荡涤心灵的人间净土,值得一去。
甘肃一千年道观,当地人称其很灵验,至今仍有世外高人隐居
甘肃一千年道观,始建年份模糊,仍有道士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