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书法家潘龄皋 离开甘肃的历史真相
这些年,潘龄皋的书法作品不仅是甘肃古玩市场的畅销货,更是陇上书法家临摹学习的对象。看到他的名字,知道的人总不由自主地说,他曾经当过甘肃省省长,言语之间,很是骄傲。
可是,他当年要离开甘肃的真相却很耐人寻味。
潘龄皋字锡九,号葛城居士,河北省安新县安州镇(古称葛城)西北村人。1867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但家境却很贫寒。全家人依靠着祖父教书、母亲纺织,勉强维持生计。
潘龄皋考中秀才后,当了私塾老师,算是多了一点收入。他白天教书,晚上读书习字。1894年考中举人,后考中进士,次年参加殿试,点为翰林。故而,后人也称他为潘翰林。他的书法作品落款多有翰林字样。
1898年,潘龄皋到甘肃隆德(今隶属宁夏)任知县。此后,他长期在甘肃任职,先是在张掖、皋兰等地任知县,后在秦州、肃州任知州。1921年10月,任甘肃省省长,于第二年7月辞职,回家乡安州。赋闲在家的潘龄皋,长期在天津一带卖字为生。
民国时期,北京、天津等地的商号铺面都有潘龄皋题写的牌匾。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草书三原于右任;榜书天津华世奎;核桃楷北京潘龄皋”。抗战时,潘龄皋移居北平,以鬻字为生,因拒绝出任伪河北省省长而被捕入狱,后经友人营救获释。1949年10月1日,潘龄皋参加了开国大典,晚上又应邀去中南海赴国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潘龄皋辞去甘肃省省长一职的呢?
1921年秋,在吴佩孚的推荐下,大总统徐世昌任命潘龄皋为甘肃省省长。对甘肃军阀陆洪涛和其他八镇地方势力而言,一个文人竟然抢走了被军阀把控了十年的省长职位,自然不满意。另一方面,1920年前后,当地人自治成为全国热潮,甘肃的本土士绅们,也想要实现“甘人治甘”。
刚刚从酒泉来到省城的潘龄皋不知道,一场倒潘运动正在酝酿中。潘龄皋刚刚就任几天,就遭受了下马威。当时,兰州各公团召开驱潘大会,会后围潘宅示威。此后,兰州的各种事件不断,先是有人搞万人大聚会,要求罢免潘龄皋。接着,省议会决议停会一年,意图架空潘龄皋。这样一来,潘龄皋就无法干了。
1921年11月下旬,潘龄皋向北京的北洋政府发电报,请求辞职,但没有被批准。第二年6月,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了。甘肃省议员集体闯入省署向潘龄皋提出质问。因为不听劝阻,卫兵逮捕了一些议员,引起了更大冲突,有的议员被打受伤。甘肃督军陆洪涛还派兵前来弹压。这在全国引起了很大风潮。
事后,潘龄皋向北洋政府电报,表示要进京陈述事由,同时举荐教育厅厅长林锡光护理省长一职。于是,潘龄皋于1922年7月离开兰州,安全离开甘肃后,潘龄皋宣布辞职。
他虽然脱身而去了,但甘肃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护理省长一职的林锡光,虽然事事按照陆洪涛的意思行事,但还是遭绅士们的弹劾。1923年3月下旬,北洋政府免了林的职务,不得不任命陆洪涛兼任甘肃省省长。此后,陆独揽军政大权。
然而,陆洪涛没有想到,一年后,他身患重病瘫痪在床上。
文/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王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