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甘肃省莫高窟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08-11 09:27:5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莫高窟位于今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洞窟坐西朝东,正面为三危山,一条名为宕泉(俗称大泉)的河流从窟前流过。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今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洞窟坐西朝东,正面为三危山,一条名为宕泉(俗称大泉)的河流从窟前流过。在鸣沙山的断崖上密密麻麻开凿的这些石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如蜂窝状。

断岩属酒泉系砾石岩层,南北延续数公里,高约40米至50米,由积沙与卵石沉淀黏结而成,鹅卵石较为坚硬,沙层却疏松,很难抵御水的浸泡和大风的腐蚀,不适合雕刻,因此,古人因地制宜,先在崖面上凿成洞窟的形状,再在洞窟壁面上抹泥涂粉,平整墙面后绘画,又用木桩、树枝、木板、木片以及芨芨草等扎成塑像骨骼,表层敷泥雕塑成塑像。

这是莫高窟与中国其他石窟相比最大的特点。

敦煌壁画发达,而造像较慢。

北朝时期,敦煌佛教仍继续发展,时任敦煌地方长官的许多人都来自中原,并崇奉佛教,如穆亮、元荣、于义等,他们不仅崇佛,同时也大力开窟造像,使得“合州黎庶,造作相仍”。

莫高窟第内244窟景

佛教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北魏晚期正光五年至建明元年(524—530)关陇大起义,使得丝绸之路阻断,西魏初期敦煌与中原、西域的联系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关陇大起义的影响,丝绸之路中断,敦煌自北魏晚期开始与中原的交通贸易等受阻,文化交流也一度停顿,佛教艺术受此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石窟中覆斗顶的四个斜向坡面称为“披”。

石窟中的中心柱占据了洞窟后部的主要空间,环绕中心柱形成一个走廊,以供人们环绕塔柱右旋观瞻和礼拜。洞窟前半部分较为开阔,顶部为中国式的人字披顶。

大型覆斗顶禅窟

敦煌石窟人字披或覆斗顶的四个斜向坡面称为“披”。古建筑中一般把屋顶的斜面称为“坡”,但在敦煌石窟的研究中,为了与古代木结构建筑形式相区别,就把窟顶形成的斜坡统称为“披”。人字披不称“人字坡”。长期以来,这样的名词已经成为学术界约定俗成的称呼。

巨型造像

隋唐时代的塑像,数量最多、制作最精的是与人等高的群像,而巨型佛像的出现,则是唐代前期莫高窟彩塑艺术的显著特点。敦煌巨型造像的出现,是与唐前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

当武则天夺得皇位宝座后,为了称帝改号,便授意法朗、薛怀义等十个和尚于载初元年(689年)著《大云经疏》,说弥勒菩萨为化渡众生变为女身,“作阎浮提主”,“以继王嗣”,“当王国土”,“女王承正,威伏天下”,意指武则天应该当皇帝。

莫高窟第96窟北大像高窟

武则天收到这部《大云经》后,如获至宝,立即向全国发令,让“诸州各置大云寺”,并将《大云经》“颁于天下寺各藏一本令升高座讲说”,同时改唐为周。敦煌北大像(即第96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的。

莫高窟第130窟南大像

北大像的出现,是与武则天的一系列佞佛行为分不开的。它内塑33米高的弥勒佛一躯,后经晚唐、宋初、清末和民国的重修,其手势、衣纹、色彩均非原作,只有头部还保存着初唐丰满圆润的旧貌。除北大像外,还有南大像。南大像即第130窟,内塑26米高的弥勒大像一尊。除其右手为后加者外,基本上保存原状,比例适当,躯体健壮,曲眉丰颐,神态庄静,充分显示了盛唐的风格。

敦煌南、北大像的修建,是莫高窟历史上的创举,同时也是唐代敦煌及整个国家繁荣、强盛的象征。

敦煌石窟中的覆斗顶形式是中国式的佛教艺术

覆斗顶窟(或称“覆斗顶形窟”),因其窟顶从四壁向中央形成一个斜坡,在窟顶正中则构成一个较小的四方形,整个窟顶像一个倒扣下来的斗而得名。

敦煌晋墓立面图

覆斗顶窟形制的源流,是中国汉晋墓葬的形式。从汉末到两晋期间的墓室中,可以看到覆斗顶形式的墓室逐渐多了起来。如敦煌佛爷庙到新店台一带的墓群中,就有不少晋墓形制为覆斗顶。其中一类较大的墓,墓室为方形单室,墓顶为覆斗形,中心有向上凸起的方形藻井。

酒泉丁家闸5号墓内景 东晋

在酒泉、嘉峪关一带发现的魏晋墓,大部分为穹隆顶,也有不少为盝顶,与覆斗顶的形制十分接近。敦煌覆斗顶窟于西魏时期确立,北周以后流行,略晚于魏晋墓的时代,应该是受到了这类建筑的影响。

莫高窟第249窟

东王公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为覆斗顶,窟顶南北披分别画出了西王母和东王公的形象。这些主题及画面布局均类似于酒泉丁家闸5号墓。与莫高窟第249窟时代相同、风格接近的第285窟也是覆斗顶,窟顶东披画出了伏羲和女娲的形象,四披还分别画出雷公、霹电、开明等神灵形象。这都是汉代以来墓室壁画或画像石、画像砖中常见的表现神仙思想的题材。

当时的中国人按照汉代以来的神仙思想来理解佛教,并从空间结构上改变佛教石窟的形式。当然墓葬中覆斗顶形式本来就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斗帐形式而来的,这一点已有学者指出。归根结底,敦煌石窟中的覆斗顶形式就是模仿斗帐的产物,是中国式的佛教艺术。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