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往返嘉峪关敦煌的西部公益慢火车 363km仅需22.5元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08-16 13:54:4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有这样一趟慢火车,嘉峪关至敦煌7535次列车/敦煌至嘉峪关7537次列车,由兰局嘉段(兰州铁路局嘉峪关段)承担运行。有铁路职工的通勤功能,但更多的是方便沿线百姓经济出行。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有这样一趟慢火车,嘉峪关至敦煌7535次列车/敦煌至嘉峪关7537次列车,由兰局嘉段(兰州铁路局嘉峪关段)承担运行。有铁路职工的通勤功能,但更多的是方便沿线百姓经济出行。

目前网络端可以看到的站名仅是其中经过的一部分车站,在列车的实际运行当中会有很多小车站,群众们上车买票,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公交列车。

对于不赶时间的旅游爱好者,完全可以体验一下此列车,是老式绿皮车,需要注意的是夏天无空调,冬天有烧煤的锅炉供暖,7535次列车早上约八点从嘉峪关出发,沿途可以看到嘉峪关关城,祁连雪山,黑戈壁滩,烽火台等景观。大约三点钟从敦煌折返,车次编号为7537。

低窝铺,又称地窝铺,在艰苦时期风沙大地方很常见,住在半地下,甘肃、新疆均可见到。

玉门,共和国的石油城,资源枯竭,当年繁华已去。在内蒙的酒泉发射基地及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祖国不会忘记

瓜州的名字还有个历史,此地因盛产的蜜瓜而得名,自初唐“瓜州”被作为行政建制的名称正式沿用。但自清朝起起这个地方改称安西(区别于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的一个军政机构名称,统辖安西四镇),建国后安西县隶属酒泉,其县名沿用至2006年。

而安西名字的由来是清康熙末年,蒙古策旺阿拉布坦叛乱,屡犯哈密、吐鲁番等地,西域不安,并直接威胁到张掖、酒泉、敦煌、瓜州。清政府平定叛乱后,改“瓜州”为“安西”,意为“安定西域”。民国在安西设县。目前此地名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兰州市区内各道路的命名基本是用省内各市县的名称,瓜州路(以前名为安西路)上还有一个“安西路小学”沿用此旧称。

河西走廊由于其地形原因,风能资源优越,风向稳,风能密度高,是全国风能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而地处走廊西端的瓜州更是有“世界风库”之称,建有大量风电场,全国风电装机遥遥领先。

最后一站敦煌——人类的文化圣殿,文明交汇的地方。4-10月是敦煌的旅游旺季,可以说也是西北游的旺季,游客较多。去敦煌月牙泉看自然景观,莫高窟感受文化内涵,提前了解背景攻略

旅游是提升见识的好契机,也是学习思考的过程。如果去敦煌旅游,不如趁此深入了解一些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在某些时期是战乱之地,但大部分时期则是东西各民族贸易与交往的纽带,至今对维护整个西部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中国边疆治理的中心,不在中国的中心地带,也不在中国的边疆地带,而是在中国的通道地带。”河西走廊就处在这个隔开农区与牧区的通道地带之内,历代中原王朝想要控制藏区和新疆,都必须以此为中心。比如清朝在新疆设省之初,是叫做“甘肃新疆省”,因为很多事务还需要在甘肃处理(台湾设省时称为“福建台湾省”,与此相似)。中国之所以能够凝聚成庞大的多民族国家,更多地是因为经济的协调和文化的交融,而非杀戮与征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常年战乱,而西北的河西较为安定,成为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原世家大族逃避政治灾难的首选地,大量的内地移民给河西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明,学者云集,人才辈出,因此,河西涌现出一批大儒,保存了文脉,河西下篇再叙。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