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文化记忆】蒋子龙的西部情结

来源/ 作者/ 李婕 时间/2021-08-20 09:43:00

【文化记忆】

蒋子龙的西部情结

李 婕

“我的第一篇小说就是在《甘肃文艺》上发表的,甘肃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站。”说起甘肃,被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颁授“改革先锋”奖章的“改革文学”作家蒋子龙,打开了话匣子。

1960年,19岁的蒋子龙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绘图员。

军旅生活使年轻的蒋子龙养成了强烈的责任意识,祖国的投影早已在他的生命中深刻撰写,爱国情感在他胸中积蓄燃烧。

年轻的蒋子龙喜欢写故事。1965年,怀揣着对西部山川大河的热爱,在甘肃籍战友的建议下,他尝试着将小说《新站长》投给了《甘肃文艺》,一个多月后,文章得以正式刊登。

这是蒋子龙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说,也是他与甘肃这片土地深厚缘分的起点。

几年后,从部队复员的蒋子龙怀揣梦想,决定去新疆天山勘测大队当测绘员。然而,在他途经兰州时,发生一个意外:他的文件包丢失了。蒋子龙找到派出所后,被送到了兰州军人安置办公室,一位姓胡的负责同志接待了他。

“老胡很朴实,所有事情都是他一手包办,我在他那儿吃了午饭,还在小床上睡了一觉,下午他把我送到车站,帮我买了火车票,还找到列车长,让给我管三顿饭。要是没有老胡,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现在我都一直很感谢他!”蒋子龙说。

之后,蒋子龙笔耕不辍,1979年,他在《人民文学》第7期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这篇小说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也使“蒋子龙”这三个字从此烙在了当代文学史上。短短几年间,他还创作出了《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开拓者》等一大批工业题材小说,生动而全面地记录了改革初期工业生产领域的变革历程。

每个作家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编辑,尤其是发表他不会忘记的作品的编辑,而以前的刊物是不署编辑姓名的。带着敬意、谢意和好奇,蒋子龙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当年的那位“伯乐”——《甘肃文艺》编辑部的那位不知名的编辑。

1993年8月10日,蒋子龙参加敦煌笔会途经兰州,终于见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编辑——时任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的王家达,两人相见恨晚,互诉着推延了近30年的“西部情结”。他也曾寻找老胡,还写了一篇题为《寻找老胡》的文章,但一直都没有找到。

2019年,蒋子龙再次来到兰州。在题为《文化的精变》讲座中,蒋子龙表示,这是一个讲故事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故事,而故事就在基层、在普通大众中。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本心,定住自己的灵魂,刻苦做事,讲好自己的故事。

人生不是止水,总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对于蒋子龙来说,如果没有在兰州站发生的小插曲,他也许会在新疆天山下开始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岁月如水,沉淀下来的,有那雄阔奇崛的高原天空、苍凉郁勃的黄河水浪,还有那割舍不了的甘肃情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