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古区科学审视辖区基础条件,敏锐捕捉政策机遇,遵循“川海同城、沿湟一体、民海一域”的思路和“五年创影响、十五年树标杆”的总体设想,率先提出了“一城五支撑”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的总体目标定位,进一步强化“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区、资源循环化利用示范基地、甘青大通道重要交通支点和现代物流基地、国家甘青藏旅游带的兰西黄金驿站、兰西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五大功能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造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甘青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示范区。
坚持放大政策优势与激活内生动力双向发力,推进区域布局一体规划
红古区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完成《红古区打造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红古区打造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的意见》,明确了6个方面25条具体支持性政策措施,区上相应制定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红古区打造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的意见>若干措施》,并及时印发年度重点工作清单,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各项措施任务。同时,协同民和县委托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民和-红古创新发展先行区规划》,谋划了6大领域209个合作共建项目,与民和县签订了《川海合作框架协议》《川海同城化文体旅游融合发展框架协议》《禁毒工作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等15个跨区域联动机制,推动了两县区交流合作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重点项目建设与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齐头并进,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破题
实施“通道+物流+枢纽经济”战略,总投资2.2亿元的川海大桥、团结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跨省公交对开直通,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0亿元的山台地道路一期、兰西客货运综合枢纽中心、京藏高速海石湾收费站连接道路改扩建等一批交通互联互通工程,共同谋划了甘青藏冷链物流基地、翠泉湟水河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川海同城、沿湟一体、民海一域”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甘青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迈入快车道。
坚持搭建园区平台与产业强基延链双管齐下,推进产业发展聚合聚集
摒弃“靠资源吃资源”的观念,红古区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契机,在转型发展中塑造新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等国家支持政策,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9.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60多亿元,实施了产业培育、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594项,夯实了合作发展的基础。产业协同稳步推进。实施了宝方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甘肃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等强链延链项目65个,积极布局生态产业,推进实施油页岩综合利用、井下绿色充填开采等一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项目,培育形成六大工业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红古发展的“含绿量”持续提升。同时,按照组团发展、抱团做大的思路,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合作、产业协同布局,推动区域内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企业产、供、销有机衔接,加快两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农业合作提档升级。建成标准化种养殖基地18个,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000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1000亩,培育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家庭农场6家,形成了川水地与山台地齐头并进、绿色发展的生动格局。文旅融合更加紧密。充分发掘古生物遗迹、民族宗教、马家窑文化等资源,深度开发山、台、川、河等生态旅游资源,以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山地马拉松、越野汽车拉力赛等各类文旅节会,打造了乡村生态体验游、工业研学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动生态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唱响了“河湟龙城、唐蕃古道”文化旅游品牌。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双足并进,推进生态环保联防联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照这一发展理念,红古区全力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一次性关闭矿区小煤窑29家、清理煤场330余家、治理矿山地质环境550余亩,完成生态绿化2000多亩,窑街采煤沉陷区变成千亩城市绿肺。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与民和县签订《跨界污染联防联控协作协议》,编制完成《大通河-湟水河下游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实施了湟水河红古段水污染综合治理、窑街沉陷区生态绿化、湟水河红古段防洪治理等一批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努力构建“两廊三带”一体化生态格局。
坚持推动科技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变资源依赖为创新引领
向创新要动力。充分发挥驻区大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积极鼓励企业革新工艺、产品、技术,先后建成了西部城市矿产工程技术中心、方大炭素国际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引导驻区企业同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围绕涉核石墨、生物科技等领域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1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4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扎实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让辖区企业彻底卸下包袱,焕发新的市场活力。向服务要质量。通过加快政务服务“三级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网上可办事项达到686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可办率达到93%以上,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减率达67.3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