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张掖市肃南县明花乡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成果显著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09-06 11:49:3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已成为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而设立的文化惠民项目。“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已成为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张掖市肃南县明花乡总面积1704.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1450米,是肃南县唯一的平川地区,也是全县主要的生态移民安置区,常住人口近7000人,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土、回族等9个民族。依托此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将肃南县明花乡近几年文化和旅游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夯实、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发挥、文化活动载体丰富创新,文化旅游事业紧扣时代潮流、文化和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多元等方面的成果做一集中展示,彰显了文旅深度融合,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全力做好标准化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和“乡村舞台”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文化惠民政策及项目,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严格落实配套资金,补齐基层文化设施短板,截至目前,全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建成占地面积560平方米的文化站一座,站内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数字电影放映厅。阅览室配备6组图书架、6张阅览桌、12张座椅,共有涉及哲学、经济、政治、农业等领域的书籍3863册;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10台。全乡共有14个农家书屋,1个农牧民自办的尕牧什拉芜尔书屋;整合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在各村安装大喇叭10套,并配发音响设备14套,文化活动阵地和文化队伍实现了村村全覆盖,文化志愿者达300余人;乡内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2人,其中省级传承人6人、市级传承人13人、县级传承人3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迅速提升

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明花乡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服饰表演、文艺演出等活动,《海子精灵》《驼鞭舞》《裕固族婚礼诵词》等文艺作品成为闪亮名片,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旅游文化宣传力度,成功举办沙漠旅游文化艺术节、徒步采风、敬老爱老等大型节庆活动50场(次),累计吸引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0万元。与此同时,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也为脱贫致富打开新思路。该乡着力将刺绣、裕固族服饰、芨芨草编织等众多传统工艺转化为脱贫生产力,促进非遗活态保护,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从首饰到服饰,从乐器到美食,活色生香的产品让游客目不暇接。奔小康的路上,文化自信留住了“老手艺”,编织着“新乡愁”,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有力推进

积极开展裕固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工作,通过举办刺绣比赛与展示、挖掘创作民族歌舞艺术、举办传统民俗节庆、拍摄民族文化纪录片等方式推进全乡裕固族民族优秀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同时,持续深入挖掘民间艺人,开发刺绣、裕固族服饰、头面制作等民族手工艺品,由本地青年创办的萨尔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司、艾塞尔吉斯工作室制作的裕固族手工艺品远销上海、天津、俄罗斯等地。旅游艺术节期间,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乡内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刺绣、裕固族美食等特色的展销,在传承和挖掘特色民族文化的同时,为旅游和文化深度融合开发寻求了最佳契合点。着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按照“田园综合体”发展思路,将草畜产业、沙产业、特色种植业、乡村旅游业统筹规划,形成各种业态互为融合、一体发展的综合发展模式,拓展和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挖掘民间艺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在民族传统民歌挖掘整理、民族乐器、地方特色产品开发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加大民间运营主体培育力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参与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提高明花乡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打好“歌舞之乡”这一旅游金字招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