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持续5天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举办的一届重要展会,同时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举办的、首次线下与线上互动结合的展会,本届文博会备受瞩目。展会围绕新时代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各主办部委和各省区市政府组团借此平台集中展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等亮点频频,展会交上了一份“新时代、新文博、新会展、新内容、新成效”的成绩单,形成了一场“花团锦簇”的文化盛宴。
本届文博会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线下设有文化产业综合馆、工艺美术·时尚生活馆、粤港澳大湾区馆、文化旅游·非遗及艺术品馆、媒体融合·智慧广电·电影工业馆,重点展示、推广了超过10万件高质量文化艺术精品。甘肃虽已连续十余次参加深圳文博会,有了经验积累,但也在创新求变,努力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高站位布局、高起点谋划,主题馆主打敦煌文化、长城文化、长征文化、黄河文化四大主题,依托传统文化积蕴,数字技术赋能,古今相接,展示了我省大美敦煌、壮美黄河、万里长城雄奇、长征精神永屹。两个专题馆各有千秋,读者馆牵手新老“读者”,以书会遍天下友,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展馆则致力拓宽我省对外版权合作交流渠道,延续、发展,开发、维护,却都展现出我省文化产业欣欣向荣、奔向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好图景。
细细看来,主题馆内180余种实物展品风格各异。《敦煌研究》《敦煌艺术大辞典》《敦煌本纪》《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传》等图书给馆内添足书香;《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又见敦煌》等主题演艺剪影,让一个个经典剧目中的角色“跃然纸上”;数字屏触控体验“数字敦煌”,让参观者得以指尖游窟,千余公里的距离再难以阻隔“敦煌风”吹拂南国。
现今,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敦煌研究院打造的“数字敦煌”资源库,盘活了敦煌石窟文物资源,实现了数字敦煌全球共享。敦煌文化旅游提速升级,“十三五”期间接待游客48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515.7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2.3倍和2.7倍。
长城文创产品更是种类丰富,天下雄关镀金摆件、丝绸之路邮册、古丝绸之路卷轴书等,浓缩了我省进行长城文化研究的付出和成果。近年来,我省成功举办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甘肃论坛暨嘉峪关长城峰会”,组织编写了《嘉峪关长城历史文化读本》《长城精神研究》(一至四辑)等长城书目;
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是各路长征部队到达最全、活动时间较长、行经地域较广的地区。主题馆内的一块展示板,完整展示了红军在甘肃的长征路线,重点突出了会宁会师楼、迭部腊子口、宕昌哈达铺等重要节点地。馆内摆放的一份1935年八九月间的《大公报》复印件,重现了一段重要历史,它为中央红军长征确定最终落脚点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史前文化在我省发迹辉煌,诞生了大量纹饰精美、器型丰富的彩陶,马家窑彩陶复制品静静诉说彩陶发展史和黄河文明的传承发展历程;不少参观者围聚在1∶1复制铜奔马旁合影留念,铜奔马,这中国古代青铜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影印本文溯阁《四库全书》开展首日便被爱好者买回收藏……
“黄河之滨也很美”,近些年,我省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根本任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和创意文化产业园建设,构建了新型文化产业集群。
展会期间,前来我省专题馆之一的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展馆参观、问询、洽谈合作的人员往来不断,创意公司、文化产品公司、博物馆、礼品公司等将目光投向甘肃文化。该展馆以“甘肃优秀版权作品”为主题,从丝绸之路、敦煌飞天、壮丽风景等角度选择了部分优秀版权作品展示,引起不少参展商、参观者对甘肃优秀版权作品,及其转化的文化产品的浓厚兴趣,让外界近距离触摸“丝路甘肃”的文化精髓,也加快了甘肃融入世界的步伐。
走到读者馆,文化精品迎来全国新老“读者”。以“读者历程”为主题的读者馆,分为《读者》杂志历程、读者晋林工作室、读者插图作品展以及读者产品展示四个板块,重点展示了“读者”品牌40年的历史沿革和读者出版集团70年的发展成果,凸显读者出版集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与担当。翻页间,过往依旧在,《读者》不断改革创新,走到今天、奔向未来。作为不少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读者》在深圳文博会上再度激起参观者的《读者》情怀和文化共鸣。
“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今年又放异彩,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更上一层台阶,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省将以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继续重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敦煌学研究、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走出去”等工作,为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甘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