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他下放甘肃20年,但书法仍带“老派”风范,堪现代大家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10-19 18:03:0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一个艺术家能够修炼到什么程度、能否成为名家,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比如我们这里介绍的这位书法家邹梦禅(1905-1986),一个原本生活在上海,与白蕉、马公愚、方介堪等交往深厚的“主流文化圈”内人,却因为下放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一个艺术家能够修炼到什么程度、能否成为名家,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比如我们这里介绍的这位书法家邹梦禅(1905-1986),一个原本生活在上海,与白蕉、马公愚、方介堪等交往深厚的“主流文化圈”内人,却因为下放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紫梦婵

邹梦禅原是浙江籍的传统知识分子、书法篆刻家,从上海下放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干旱缺水且偏远的甘肃省山丹县达20年之久。那段岁月,既是邹梦禅先生个人的不幸,也是一个非正常岁月众多知识分子的不幸。

邹梦禅书法

说邹梦禅先生是传统知识分子,缘于其自幼发蒙便接受了良好教育。5岁学习《左传》《毛诗》,7岁由其父亲授《说文解字》,同时临习隋碑《龙藏寺碑》,日课500字。日积月累,寒暑不辍。

邹梦禅20岁专科毕业进入浙江省图书馆工作,有幸大量接触馆藏名碑法帖、金石拓片、古今印谱,从事古典文学、文字学研究,旁及金石考据,得到名家章太炎、马一浮、张宗祥、马叙伦等学者的指导。

邹梦禅书法

这期间,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王福庵介绍其入社,并订忘年之交。之后又任《辞海》编辑8年之久。可以说,邹先生在30岁出头的时候,已经建立了自己扎实的学术根底。今日回望,能受如此学术训练有几人?

如同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一样,在山丹的20年中,不管遇到多大的磨难,多么不公正的待遇,邹先生的内心都是乐天知命、逆来顺受的,他是危行言逊一类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一个符号。内在有儒家至大至刚思想支撑着,所以有勇气坚持下来。外在有老庄顺世的心态滋润,所以才能苟活。

邹梦禅书法

在那段岁月里,邹梦禅先生平素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但他又为人谦和,跟村民能够融洽相处,20年来,从没有半句怨言。乡人求印,先生就地取材,以钉代刀;老百姓家中有红白之事,先生有请必应,写对联,在家具上写字画画。

邹梦禅书法篆刻学术座谈会暨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现场有一口从民间征集而来的老旧木头箱子,斑驳而笨重,箱子的正面有邹老用金黄色油漆书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字迹模糊,漫漶不清,然仔细揣摩,仍隐隐透出几分海派帖学的风采。

邹梦禅书法

邹梦禅先生有个号叫“今适”,和南京的高二适先生“适吾所适”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他们无法与这个世界取得一种有意义的沟通时,他们便沉浸在自己内心早已建立起来的那个无比丰富的文化大厦里。所以在他下放十年期间,即使他去放牛,也坐在山坡上看书。孟子云:“志士不忘在沟壑。”然也!

展厅里收集到的邹梦禅先生的作品很少,作品水准参差不齐,因此现在还无法构成我对他作品整体风格的完整印象,只有不断充足和完备资料,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邹梦禅先生的艺术成就。

邹梦禅书法

历史的尘烟正在不断淹没那些默默无闻的学者、艺术家,邹梦禅和那个时代的邹梦禅们如果不被有识之士挖掘,不被一批批具有文化责任感、有情怀、有担当的义士抢救,数十年以后,他们便雁过无痕了。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又一个连续的链条,文化的薪火需要一个又一个守夜人的举持。

展厅里有几件邹梦禅先生辞世之年的作品,章草意,苍凉品,混茫而润湿,已基本摆脱了早年海派帖学的清新,颇合老杜所谓“暮年诗赋动江关”也,这又何其不然是甘肃那片苍茫大地对其人格、境界的反哺。

邹梦禅书法

一个人书法风格的建立,一定与其生命际遇有关,与其才识学力有关,他对待社会的态度、他对待道德的追求、他对待美学的把握,最后都会汇入风格的熔炉。

从目前有限的无论书法还是篆刻作品来看,苛刻地讲,邹梦禅先生的艺术水准还达不到一流,但当我看到邹老一笔一笔地书写着汉字,一笔一笔地书写着人生,老派风范,自自然然,转折萦带,清清楚楚,不似今人这般浮浪和急迫,你就会感受到老一辈文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久违的精神和文化魅力。

邹梦禅书法

我觉得他的人生带给我们的意义、思考、启迪,甚至比他的书法篆刻带给我们的价值还要大。一个人生命的20年,在简历上就那么一笔给带过了,生硬得令人疼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