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红梅朵朵绽放陇原——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观后感

来源/ 作者/ 石小军 时间/2021-11-08 22:17:43

【文化视点】

红梅朵朵绽放陇原

——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观后感

石小军

日前,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圆满落幕。大戏、折子戏组台、闭幕式晚会等19场比赛和演出,给广大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戏剧盛宴。比赛分大型剧目和个人表演两个大项,共评出5个剧目奖,15个表演奖,另还有1台剧目获特别奖,3名演员获新锐奖。

弘扬红色精神

《肝胆祁连》剧照 王 将

由张掖市七一剧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肝胆祁连》,是本届大赛的开场大戏。本剧讲述80多年前,高金城为营救红军战士而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全剧矛盾集中、剧情起伏、悬念迭起,再加上演员富有感染力的表演,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

话剧《七先生》根据华池县南梁地区创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历史事件为蓝本创作的,讲述了一位值得铭记的“七先生”的故事:人称“七先生”的耿文昌看不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返乡在私塾教书。1934年春,共产党颁布的“十大政策”深深触动了“七先生”的心灵,他决定出任“列宁小学”教员,后参加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在国民党猖狂进攻的时候,他为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大豆谣》剧照 李 超

儿童剧《大豆谣》根据“西北小萝卜头”罗力立的故事改编。全剧以“一个故事、两个时空”为呈现手法,从当代孩子的幸福生活切入,渐渐把人们引入80年前,着力刻画了罗力立身处狱中,仍然乐观、坚韧、热爱学习生活,给现场的小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

讴歌榜样力量

《达玛花开》剧照 韦德占

音乐剧《达玛花开》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的事迹改编,由甘南州藏族歌舞剧院创排,反映了张小娟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不惧困难的拼搏精神和可贵品质。该剧以艺术的形式推动学习榜样精神、传承楷模力量,选择音乐剧这种体裁,使厚重的题材迸发出青春的活力。

秦腔《村上春秋》讲述万芬芳来到牛嘴梁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故事,以鲜活的工作画面和场景,塑造了心系群众、扎根基层、助力脱贫攻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的形象。《村上春秋》中乡土气息浓郁又饱含诗意的唱词,生动地表现戏剧场景和人物现状,艺术再现并深情讴歌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展示优秀传统

秦腔《李时珍传奇》的创作打磨过程本身就像一出传奇,经历几次大改,力求情节更加合理、矛盾冲突更加激烈和感人,这种把一个题材做到极致的精神令人钦佩。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剧情一波三折,矛盾冲突不时出现,好听耐看。该剧以特有的形式和载体将中医药文化搬上舞台,让历史与现实呼应、自然与人性统一,既是历史的泼墨,又是陇西的写意。

作为甘肃秦腔最具代表性的老戏,秦腔《潞安州》讲述了北宋潞安州节度使陆登满门忠烈,英勇抗敌的故事。以张卫军、宋少峰为主的实力演员主演,使这部戏干净利落,人物功架优美,甘派秦腔的一些突出特点如“三杆子”“三勾子”“三鞭子”“撒火彩”等绝活也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折子戏更为注重演员的个人表演。本届大赛折子戏都是技巧绝活比较集中的优秀传统折子戏,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来自天水的田芳表演的《鬼怨杀生》中的李慧娘,一口气吹了48口火,长火、短火、翻身火,火形圆滑饱满利落,让人们赞不绝口;来自庆阳的海龙基本功扎实,刻画人物准确,几番作功,便分高下;《梳妆挂画》中的手绢功技巧娴熟、得心应手,这些都是本届表演项目中的亮点。

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起到了推出一批反映时代历史巨变、描绘陇原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反映各行各业新人新事的优秀作品的作用;也推动了树立勤学苦练、锐意创新、勇于攀登艺术高峰的艺术精神,使一些戏剧精品和优秀戏剧人才脱颖而出。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9天的比赛期间,剧场内外,线上线下,每一场演出都演绎着“戏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宏大景象。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