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文明之光让“金”字照牌更亮丽——张掖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侧记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1-11-24 15:34:2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张掖,虽然地处西北干旱地区,但因黑河水绕城而过,使得张掖市水源丰富,土地丰饶。张掖不仅风貌独特,人文底蕴更是深厚,自古享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的美誉。辛丑秋冬,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检阅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之光”。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段猷远 施青山

张掖,虽然地处西北干旱地区,但因黑河水绕城而过,使得张掖市水源丰富,土地丰饶。张掖不仅风貌独特,人文底蕴更是深厚,自古享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的美誉。辛丑秋冬,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检阅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之光”。

面对重大疫情,张掖市第一时间激活应急响应机制,在短时间内迅速构建起一张全流程全要素的防控网。

11月6日,张掖市最低气温普降8℃-10℃,气象部门提前发布寒潮预警,获知降温消息后,张掖市民政、应急等部门迅速行动调运物资,提前保障了一线人员抗寒保暖。当天,张掖市甘州区、山丹县正在进行第七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党员干部、医护人员没有一个退缩,分别坚守在各自的疫情防控岗位上。次日凌晨,张掖市各大主次干道被白雪覆盖,数辆铲雪车辆与工作人员走上街道清除积雪,与风雪奋力鏖战,各项工作秩序井然有序。张掖人民再一次用行动证明了这座城市的坚毅品格、豪迈风骨,也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周期的第一个年度,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把手”工程彰显的决心和气魄

2021年初,张掖作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从一开始就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定位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践之举、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务实之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之举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之举。这“四个之举”既是张掖创城工作的总路线、总要求,也充分彰显出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创城理念,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基础设施、老旧小区问题一直是制约张掖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短板,按照市区同创、一体推进的要求,甘州区对老城区羊头巷等背街小巷进行提升改造,拆除原有机动车道人行道路面3842平方米,全部新建为沥青透水砖路面,更换原道牙石为混凝土道牙石,增设防坠污水检查井8座,项目于10月份全部完工。

张掖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加快城区东三环、南三环、北三环等重点项目建设,改造背街小巷10条,除此之外,精心打造了12个城市公园,完成了2个示范街区、10个农贸市场的集中整治,改扩建市区东南三环路、滨河新区山丹路等市政道路17条25.64公里,389个卫生间向市民免费开放,安装路灯326个,建成仿古风格“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点23个……一批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获得了市民的高度赞许。潜移默化间,全市城市管理也正在迎来从粗犷到细腻、从“硬度”到“温度”的嬗变。

按照中央文明办测评体系要求,为有效提升创建工作的质量水平,市区两级聚焦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公共广场、居民小区、商业大街、景区景点、商场超市等重点测评点位,积极推行点位长包抓共建管理机制,按照1个点位1名点位长、2名点位干部的标准,对全区40类点位、803个申报测评点责任进行分解包干,为创城工作积极培育“张掖亮点”,凝聚首创首成、首创必成目标的强大推力。

党员带头全员参与折射出的高度

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润泽城市,人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掖市迅速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机制转化为疫情防控机制,在短时间内显现出全民动员、全面部署、全市联动的独特优势。

10月19日,张掖市确诊第1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后,市委组织部当晚就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的动员令,市创城办下发有效发挥创城机制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全面实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组织94家市直和省属驻张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甘州区32个社区共驻共建,形成“多对一”模式,下沉包抓611个小区楼院,带动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下沉到社区楼院一线。据统计,全市共有9.4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从始而终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张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所在的卫健委大厦连续多天彻夜灯火通明,指挥部和卫生健康战线的同志们每天都在各自的岗位通宵达旦,分布在各个区域的白衣天使不惧病毒,治病救人,一轮一轮地核酸检测,一遍一遍地终末消杀,一次一次地出征任务成就了他们不变的坚守和信念,表现出了张掖人民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畏气概。

“马营河,你的女儿回来了。”当“全国抗疫三八红旗手”屈玲玉回到家乡山丹县,受到了英雄凯旋般的欢迎。一时间,招募志愿者、激活服务队……这朵曾盛开武汉的“山丹花”,又一次在家乡的抗疫路上绽放了。

11月11日,张掖市湖北商会10万个医用外科口罩、200箱牛奶送到了市红十字会门前,这样的捐助善举像电影胶片一样几乎每天都在市县区红十字、慈善协会系统放映着。

在张掖市抗击疫情中,一个个像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团队、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尖刀班、“90后”特警张震、屈玲玉这样的优秀张掖儿女带给我们一浪高过一浪的激励,层出不穷的道德楷模、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不仅是城市文明的践行者,更是城市风尚的引领者,勾画出了“大爱情怀”的张掖集体群像谱。

文明,不仅标注出一座城市令人景仰的风骨气质,更汇聚起战胜一切困难的磅礴伟力。从10月中下旬至今,张掖市卫健、公安、教育、工信、交通、商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党员干部和群团组织、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招募的5000多名志愿者构筑起“防疫共同体”,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线”。

人人都是文明主体,处处都是文明舞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也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不仅温暖着张掖这个最寒冷的季节,更矗立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地标。

人人都是文明使者让城市底色更亮丽

“疫情防控一线”也是“文明创建的秀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张掖市宣传部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各专项工作推进组的牵头部门以及其他责任单位,充分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引导广大市民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分餐制、用公筷、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自觉遵守各项防控措施,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坚决抵制、举报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共同守护着美丽家园。

张掖市新闻宣传部门及时挖掘捕捉和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暖心瞬间、爱心善举,以宣传工作的“温度”换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值守帐篷里、手机屏幕上、抗疫节目中,“红马甲”“抗疫一线党旗红”“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些鼓舞人心的呐喊和行动继续带给人们一浪高过一浪的感动。

在疫情防控的收尾工作中,张掖市科学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复产,有序推进服务业复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倡网上预约办理,将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事项下放到位,“不见面”“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覆盖面稳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稳中有增,市场预期和社会认同明显增强。市县区前三季度政务大厅累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70多万件,按期办结率100%,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度达到99.9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跑道上,张掖市民的幸福感正与城市文明同步提升。

与此同时,张掖市修订《市民公约》和《市民行为规范》,市人大启动《张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标志着张掖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步入法治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创城进入了新阶段。

一座城市,因坚守而蝶变;一方百姓,泽文明而化育。创城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今的张掖正在以“奔跑”的姿态,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全国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疫情防控示范市创建,义无反顾托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文明之光持续展现大气、灵气、神气的城市魅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