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冬至节”里绵延着的文化气息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1-12-22 15:27:00

原标题:“冬至节”里绵延着的文化气息

早在上古时代的殷周时期,规定冬至的前一天为岁终的日子,即“岁时节”,相当于如今的春节,而今天人们所说的“冬至”,又称做“冬节”、“交冬”、“冬至节”,其真正起源是在汉代,盛行却在唐宋,一直延续至今。

《清嘉录》载“冬至大如年”,也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窥见我国古人对于冬至节的重视。古人在冬至节会举行隆重的集会和祭祀活动,他们把自己的愿望和对新年的期许寄托在“神”的身上,其实,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古人在冬至节的祭祀活动,不能一味地认为是迷信活动,因为古人那时对于世界、自然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他们对神灵的敬畏就是对天、对地、对万物的敬畏,包括峻拔的高山、奔腾的河流和生生不息的鸟兽,跟当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相通之道,所以,“冬至节”里一直绵延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宋代江苏昆山人颜度诗云“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返回。”(颜度《冬至》)冬至节的时候,家家都要打发两个童男子忙事,一个给亲戚、朋友、老人送去节日礼品;一个立于家门旁随时接受别人家送来的礼物,同时还要给来人一些小费。人间天堂之一的苏州,吴风淳朴,重情守义,此地风俗历来重视“冬至节”,甚至超过春节,周尊道《豹谈记隐》言及:“至节,肥冬(冬至节)痩年(春节),互送节礼。”“原物多时却返回”虽然送出去礼品,几经多家传手又被别人当做冬至节的礼品送了回来,我们莞尔一笑的同时,不也觉得寒冷的冬天里人世间有一股股暖暖的温情在氤氲、在蔓延吗?这就是烟火味里的人情味儿。

冬至节里最有情趣的莫过于“九九消寒图”了,从冬至这天起,过了九九八十一天就是柳暗花明的春天,“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果大雪开始飘起,能和友人围着红泥小火炉饮酒畅谈,那倒是文人间的一大雅事;但是,如果大雪封路,只能闭门于家室,一九、二九……数着日子过,那岂不是寂寞难耐呢!古人是聪慧的,“九九消寒图”就是他们的一大创举,把八十一天枯燥的日子,变得有趣还有格调,在没有电和网络的时代,他们是玩出了品味的。《铜钱九九消寒图》寓意他们对于财富的期盼和对劳动的重视,因为图里八十一个钱币,一天只能画得一枚,靠的是努力和积累;《三字经九九消寒图》将三字经分割成九个部分,书于画的上方和左右,一童子跪于厅堂背诵,长辈则引导、赞许,此图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最难能可贵的是《洪洋洞九九消寒图》图中“洪洋洞”“破洪州”“南阳关(関)”九个字,组成八十一画的同时,巧妙地把人们喜闻乐见的三出古装戏联系到了一起,分别是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杨延昭梦父盗骨、伍云召反隋弃关的故事,画面人物传神、生动,给人以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巾帼不让须眉半边天精神;笔者总觉得《晓妆九九消寒图》是男人追求爱情时,于“冬至节”送给心上人的信物,九朵虚梅依附在虬枝间,犹如男人的一张笑脸,在期盼着心上人的到来。转朱阁,佳人晨起梳妆,点绛唇,颜如玉,洗漱毕,佳人随即将梅花的一个瓣用胭脂轻轻地染红,佳人的心早已飞到了心上人的身边,对于爱情,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在《九九消寒图》里得以传递。

各地的“冬至节”过法虽然各异,但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吃饺子是大家有着相同的过法的。据说吃了冬至的饺子,耳朵就不会冻坏。传说东汉时的“医圣”张仲景在湖南长沙任太守时,用羊肉、辣椒加上多种中草药在锅里煮,捞出羊肉切碎加蔬菜剁成菜馅,用面皮包裹成耳朵形,放进刚刚熬制的汤里煮沸,分给人们吃。当时称“娇耳”,吃了张仲景的娇耳,血液流畅、身体发热,天再冷,人也不感觉冷,耳朵红润变热。后来人们跟着张仲景学包“娇耳”,慢慢就叫“饺子”或“扁食”了。所以,冬至节吃饺子,是人们怀念、感激和感恩“医圣”张仲景。

“异乡冬至今又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既然冬至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此时免不了会思念起故土和家人,“冬至节”又为文人骚客提供了创作动力和源泉,所以,“冬至节”在二十四个节气里,是最有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节日,彰显和传递着正能量。

□张新文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