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元旦,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绿源蔬菜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一株株嫩绿的蔬菜苗让原本撂荒的盐碱地富有生机。
“80后”杨志啸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了绿源蔬菜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在撂荒的盐碱地上建起了10座育苗大棚,并为乡邻提供育苗等技术咨询。
截至目前,合作社育苗基地占地78亩,年育苗能力达2600万株,不仅为周边菜农提供高质量的蔬菜苗,还销往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2019年合作社销售额810多万元。
尽管现在合作社的发展步入了正轨,但杨志啸仍对创业初期的艰难记忆犹新。“返乡创业首先缺乏资金,因为是农民家庭,家人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亲友的帮忙外,邮储银行连续多年近800万元的贷款为自己的创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2月下旬,“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走访调研了邮储银行兰州市分行、白银市分行及定西市分行,深入田间地头考察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邮储银行靖远县支行副行长魏永强介绍说,“信用村”是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措施,银行围绕当地主要产业,在村镇上门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做好金融服务助力产业发展。
截至11月末,邮储银行白银市分行累计建立信用村310个,发放信用村贷款3.5亿元,行政村覆盖率达44.29%,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5.34亿元。
“像杨志啸经营的蔬菜育苗合作社,我们也见证了它成长的过程。因为靖远县是甘肃省蔬菜种植大县,所以该合作社的市场前景很好,也助力了所在村镇的产业发展。”魏永强称。
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谢铭称,大数据资源是金融机构所需要的,建议政府从支持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的角度,能够对金融机构给予支持。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范鹏说,要善于总结宣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继续拓展创新工作方式,比如:借助电商将“甘货”推广出去。此外,金融机构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帮助农民多了解金融知识,让他们成为懂市场、敢投资创业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