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通渭小曲:有“郑声”的遗韵 有“秦风”的传承

来源/ 作者/ 记者 刘小雷 时间/2022-01-12 08:44:00

通渭小曲:有“郑声”的遗韵 有“秦风”的传承

通渭小曲是流行于甘肃通渭县境内的一种民间传统小戏剧,是明清时期通渭民间艺人在陕、甘、宁、青民歌的基础上,吸收和糅合了陇东道情、碗碗腔和山歌的各种韵味而形成的。

2011年,“通渭小曲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即使初听,也能被震撼

雪终于落下来了,纷纷乱乱,错错落落,好像暮春时分漫天飞舞的花瓣……就在这样一个下雪天,在通渭马营镇的一户农家里,记者初次听到通渭小曲时就被其震撼。

一双粗糙的手用秸秆枯柴逗弄出几簇火苗,铁丝固定的小搪瓷罐便在火上“嗞嗞”地发出响声;还有七八只碗盏激烈地碰撞在一起……

罐罐茶滋润了嗓子,烈酒烧灼了情感,唱家们便从炕桌移驾,纷纷亮出绝活,于是空气中便充溢了通渭小曲“咿咿呀呀”的曲调。

通渭小曲如果是在农家演唱,首一个曲子必须是《大赐福》《小赐福》,以取吉祥之意,接着可唱其他内容的曲子如《杏元和番》《皇姑出家》《访朋》《百戏图》等等。

台上一男一女表演的唱段,诙谐有趣,记者觉得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唱词有点类似在成县小川镇听过的眉户戏《张连卖布》。通渭小曲和眉户戏中都有《张连卖布》,这却不是暗合,通渭小曲本身就源自眉户戏,只不过几百年来经过通渭当地艺人的演绎和发挥,另成一番景象。

为何源自眉户的小曲会在通渭盛行呢?

  “郑声”遗韵 “秦风”传承

通渭地界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归于秦境。秦人崛起意味着秦陇文化的兴起,按文化类型,它属于北方农耕文化的亚区。这里各种古老而原始的民间文化艺术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有小曲、剪纸、春叶、遮面、唢呐曲牌、小调、民间舞蹈、秦腔、皮影戏、刺绣、编织、雕刻、纸火、仿古建筑和口述文学等民间艺术八大类近两千种。

通渭小曲,名为小曲,实则却一点也不小,因为在它的唱腔中有着“郑声”的遗韵和“秦风”的传承。

早在春秋战国时,今天的陕西为郑、秦的辖地。“郑声”多为表达男女相爱和悲欢离合的“桑间”“濮上”之音,曲调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它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小曲中的“望家乡”“哭长城”等曲调由反映秦筑长城,奴役人民的暴虐之政而来。又因关陇地区为秦的发祥地,故民间小曲多有“秦风”保留。

  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化的产物

“关陇”一词是“关中”“陇右”两个地域的合称,概指关中和甘肃省东部地区。关陇是一个地域名称。历史上,从汉以来,指甘肃以东部分和陕西的关中、汉中等地方。

眉户传入通渭的途径据老艺人讲,主要有三个:一是通渭地处甘肃中部,缀连于古丝绸之路,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于通渭城关、马营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二和历史上从山西等地而来的移民有关;三是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依靠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遭遇到严重的打击,不得已纷纷外逃,将中西路的曲子带了出去,部分也落户在通渭。

通渭小曲在明代已经开始盛行,因当时陕、陇(即今甘肃、青海、宁夏)为一省建制,明代陕西、原籍通渭的进士康海和王九思善歌弹,工词曲,有剧作行世。康王二人均仕途不得志,志同道合,名重当时,对关陇地区的戏曲有重大的贡献,民间还有关于他们二人组织戏班的传说,他们的影响所及对眉户小曲的形成与发展不无关系。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有一首赞颂陇上戏曲同行的诗作:“秦中弟子最聪明,何用偏教陇上声。半拍未成声先绝,可怜白头为多情”。由此可见当时关陇地区戏曲的盛行与影响。

小曲就是西北地区群众所喜爱的“眉户”或“迷胡子戏”,因其有别于秦腔大戏而得名。眉户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西诸省区,是个地方剧种,它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调小调的集合集,最适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它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户县,这里曾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眉户”的来由了。又因其深深扎根于西北民间,群众听着着迷,感到“迷糊”(即舒坦),也称其为“迷胡”;古时候还称其为“清曲”,意为不经化妆,不用“行头”就能在家庭院落或地摊“清唱”。

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通渭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化的产物。

  带有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

“小曲”音乐在通渭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几代民间老艺人的成型,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渐改造成了另一种表演形式——舞台伴奏,从此增添了当地民间文化活动新的色彩。清中叶,秦腔尚未流传到通渭之前和秦腔传入到通渭的起始阶段,小曲音乐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经常活动在“庙会”舞台上,后来随着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连缀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这种不同腔体并用的唱法就是“风搅雪”。

清嘉庆以后,随着秦腔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但是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受众群体极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在庭院、地摊、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它带着百姓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它在不断汲取当地民歌营养的同时,无论在音乐旋律、节奏变化,还是速度减缓与强弱改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备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渭小曲”。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