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武山县三衙柳编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2-01-13 23:42:04

武山宣传网

走进武山县四门镇三衙村,总会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那是柳香的味道。

三衙村位于西秦岭北坡渭河支流大南河水系的西河北面,与四门镇隔河相望,背依青山、面朝西河,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

在西秦岭众山中,生长着一棵棵山麻柳和红心柳,它们的柳条柔软细长,是手工编制的好材料。三衙村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凭着老祖先留传下来的手艺,把这些柳条编制成农业生产的簸箕、筛子等农具,远销河西、陇东、陕西、青海等地。

三衙村的柳编历史悠久,很早就闻名陇上。据说远在宋元时代,这门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就已存在。这个不到三百户人的村子,一半以上的人家都会编制簸箕。听三衙村柳编手汪志杰说,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学柳编手艺。为了使柳条保持柔韧性,他们一般选择地窖来加工,地窖冬暖夏凉,是柳编的理想场地。那时候生活困难,上顿下顿苞谷面,苞谷面拌汤,苞谷面馓饭,干不了多少活就饿了,听见外面远远传来卖“油饼”的吆喝声,馋得直流口水,心想要是什么时候能美美地吃上一个油饼多好啊!想吃油饼先得用柳编换钱,因为,柳编当时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源于此柳编工艺才得以代代相传,当然,现在已是今非昔比。

柳编工序复杂,他们从温泉、草川、杨河、漳县等地买来柳条,然后放到河里浸泡,晾干水分,去皮,经过穿、编、系、砌、缠等步骤。一个簸箕需用750克的柳条,也就是150根左右,如果一个人制作的话,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工。对于手脚麻利的柳编艺人,一天编制五六个簸箕不在话下。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生产队就成立了柳编副业队。那时候物质生活匮乏,村民们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编制簸箕。据汪志杰回忆,那时他们既要完成生产队的任务,又要偷偷摸摸地编制些补贴家用的物件,常常起鸡叫、睡半夜,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不说,一旦被村干部发现,完不成任务还要扣工分。当时交通不便,所用的柳条必须到温泉、草川等地用人力去背回来,来回几十里路,十分辛苦。柳条背回来后开始埋头苦干,一个人通常要编制七八十个簸箕。全部完成后,左邻右舍一起背到秦安、陇西、定西、通渭等地去卖,或者背到陕西、武威等地去换粮食。挨饿受冻,露宿街头,那是常有的事。汪志杰说,提起那段岁月,我们柳编艺人个个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今日的三衙村,更以柳编闻名。村民们在武山柳编工艺厂厂长雷世海的带动下,进行统一培训,创新技术,挖掘潜力,不断摸索改造,由过去只加工传统单一,适用于农业生产的簸箕、筛子,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居家工艺品,如转椅、果盘、花篮、宠物篮、手提包等。这些工艺品款式新颖,造型别致,美观大方,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由于柳编在四门及其周边地区流传广泛,柳编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进变化,尤其近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柳编已从实用物品转向使用兼装饰的旅游产品和手工艺品。2016年武山柳编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带领下,柳编成了三衙村人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如今的三衙村环境清幽,小桥流水,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最让三衙村人自豪的是,他们的柳编产品已经走出家门,远销国外。

是的,三衙村变了。唯一没变的就是那更加浓郁的,柳香的味道。

□邓书俊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