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携手甘肃十四家博物馆“虎年献宝”贺岁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时间/2022-01-28 11:00:43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 携手甘肃十四家博物馆

“虎年献宝”贺岁

回首虎

鎏金龙虎饰件

绳纹灰陶鼓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携手我省十四家市州博物馆共同开启的“虎年献宝”贺岁活动,今日推出的三件“镇馆之宝”分别是春秋早期的回首虎、春秋战国时期的鎏金龙虎饰件和新石器时代绳纹灰陶鼓。

回首虎 陇南市礼县博物馆 春秋早期

回首虎为春秋早期器物,长22.6厘米,大堡子山祭祀乐器坑出土,共三只,造型相同,大小相似。为全国虎伴乐器出土的首例。其形象回首卷尾、耸耳曲爪、憨态可掬,极具观赏性,是春秋时期虎造型的杰作,体现了秦国早期高超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铸造技术。

虎的形象在春秋秦人的器物中多见,不但有自成个体的金虎、青铜回首虎,同时作为附饰也出现在一些大的青铜器上,如秦西垂陵区圆顶山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方壶、青铜盉及青铜盨等器物上都附饰有大量不同形态的小虎。

鎏金龙虎饰件 白银市博物馆  春秋战国时期

此套鎏金龙虎饰件中的虎饰件:长36.1厘米,宽9厘米;龙饰件:长41厘米、宽7.7厘米。为春秋战国时期龙、虎形铜璜,圆拱形,顶部之上有拱形穿,两端分别为龙首与虎首,口部张开,露出尖牙。在新石器时代,璜一般是佩戴于胸颈部的装饰品,具有象征身份地位的作用。

商周时期,璜成为重要的礼器,《周礼》中说:“以玄璜礼北方”。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铸造和使用到高峰,进入战国时期,用铜代玉成为一种时尚,铜璜应运而生。

绳纹灰陶鼓 定西市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

绳纹灰陶鼓直颈、鼓腹、平底,器型硕大,口径30厘米,通高87厘米,地径27厘米,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时期马家窑类型。

在远古时候,“鼓”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是远古时期礼乐文化的初始形式。这件灰陶鼓口沿外饰九枚鋬纽,用于蒙扎鼓皮,肩部对称饰有两个散音孔。因器型硕大,造型特别,此鼓为国家一级文物。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荆雯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