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酒泉市肃州区紧紧围绕“文旅兴区”战略,将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入“两圈一线”(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酒嘉双城经济圈、甘青旅游大环线),着力打造西汉胜迹大景区、酒泉天宝景区和湿地航天三大核心景区,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逐步构建以精品景区为核心、乡村旅游为载体、村落廊道相连接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狠抓项目建设,强化文旅产业支撑力。将项目建设作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力抓手,围绕旅游目的地打造,谋划包装各类文化旅游项目21个,其中旅游项目11个。今年计划投资4.16亿元,重点实施西汉胜迹文化博览园、西湖湿地景区、酒泉民俗文化景区、天马湖景区、酒泉富康天宝文旅综合体、酒泉“1969”文化艺术博览园、酒泉生态文化博览园、丝路花旅景区、洪水河大峡谷旅游景区、天锣城国家沙漠公园10个景区景点项目,肃州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开工,酒泉航天航空文化博览园项目正在对接招商,力争年内落地。
打造特色景区,提升文旅产业承载力。贯彻落实在核心吸引物打造上“做文章、下功夫”的要求,充分挖掘文化元素、文化要素,全力推进景区建设,让游客有目的而来,来了有处去、有体验、有学头。提升肃州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完成野生动物园项目迁址及可研初设编制、完善全域旅游标识系统;编排《千年玉酒泉》剧目,力争年内上映;打造肃州区夜间消费示范街区1处;加快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今年计划创建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5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展肃云香庄、丝路花旅、银家庄园3家特色民宿及光明大酒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力争6月底前协调开通酒泉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专列;进一步完善重点旅游景区(点)充电、水、电等自驾服务设施。
培育精品线路,提高文旅产业吸引力。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大漠孤烟”“祁连雪山”“航空探险”等资源禀赋,主动融入“甘青宁新旅游大环线”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交通大环线”。加快省道S06、S213、S214建设;积极策划酒泉至嘉峪关机场高速,连通敦煌、嘉峪关、张掖、金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周边景区快线;重点培育三条国内精品线和三条乡村旅游线;建成S305清嘉沿山旅游公路,配套建设景观驿站;计划采取政策性补贴开通酒泉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专列,常态化组织开展红色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扩大文旅产业影响力。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突破口,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积极开展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和文旅振兴样板村创建工作,推进各乡镇发掘打造一个A级旅游景区或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发掘乡村旅游潜力。打造泉湖镇永久村、果园中所沟村、铧尖镇小沙渠村、西洞镇新东村、银达镇六分村5个文旅振兴样板村。策划年内举办酒文化论坛,持续举办“赏祁连雪景、游美丽乡村”系列文化旅游艺术节,举办杏花节、桃花节等节会活动100余场次,以品牌文旅活动增强游客吸引力,带动全区周末游、一日游、自驾游市场稳步增长。继续策划组织北大河风情线马拉松赛,“功勋杯”自行车邀请赛等户外活动,不断提升影响力和带动力,树立肃州节会赛事特色品牌,吸引游客采风摄影、旅游观光,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做好旅游软件建设,提高文旅产业软实力。大力开发节会、赛事、演艺、文创等文化产品,打造优质“软环境”,提升旅游“软实力”。协助中华辞赋家协会办好“肃州赋”全国征稿,精心组织第二届边塞诗词创作活动;密切对接甘肃省歌舞剧院,加快西凉乐舞剧本编撰,力争年内搬上舞台;持续开展洪水河大峡谷徒步游、“功勋杯”自行车邀请赛、北大河马拉松赛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文旅赛事活动,提高肃州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文创产品,力争每月开发文创产品2种以上,年内打造爆品5款以上,将文创产品打造成有质感、有温度、有故事的肃州特色伴手礼。加紧制定出台鼓励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积极组织肃州区重点旅行机构开展业务工作,加大召会揽客、引客入酒频次和力度,确保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人数分别增长25%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