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周家石岭“拾金不昧”碑亭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2-03-28 09:26:00

原标题:周家石岭“拾金不昧”碑亭

出武山县城,过宁远生态园,约两公里处就是周家石岭,依坡而居。全村不足三百户,约一千多人,316国道线绕村而过。村前干石沟东侧,陇海铁路之北,国道之南,就是雄伟古朴的石岭村“拾金不昧”碑亭。机缘巧会,更是上天的安排和时光的垂青,让我漂泊打工的脚步来到了这块沃土宝地,感受到石岭村厚重的文化氛围。

一过干石沟桥,六角碑亭映入眼帘:翘檐突兀,画栋雕梁,顶上的薄雪,掩藏不住蓝色琉璃瓦耀眼的光芒。六根浅红色柱子顶端向外有三角形格韵外延,正面两柱子上书联:达礼知书为古训,拾金不昧是祖德。琉璃瓦檐口下正面两柱间黄底黑字:拾金不昧碑亭。走进碑亭,手扶柱子四周围栏,才知是钢管结构,漆着木纹色,抬头看了六角顶,不仔细看,以为是木结构,感叹建造者的精湛手艺,内侧依然是山水,图案装饰,逼真形象。有一块红色黑字木匾挂在上面写着:拾金不昧,记的是龙台学区赠予石岭村张云霞女士的。张云霞女士因为拾金不昧的事迹,2009被选为全国道德模范。清水压光水泥地面上有黑色大理石镶贴的双层碑座,左侧是花钢岩旧碑,右侧是新立的鸳鸯玉石碑,上面刻制“拾金不昧”。两块碑,一个叫周之桢的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武山县志》载:“周之桢,字文卿。明,宁远县城西石岭村人。万历诸生。幼家贫,勤奋好学。

一天早上,见官道上有一遗囊,掂来很重,捡回家一看,是很多金银。想必是官府仆役所遗,恐天亮觉察后,诬陷别人或畏罪自杀,便依原样封包,即送往县衙。周到县衙,果见县官轻信官差禀告,抓来许多无辜百姓拷问。即出示遗物大喝道:‘你等自丢包囊于道,为何殃及众人?’众人观之甚惊。县官当即查验清楚,大喜。遗金差役慌忙叩谢:‘我等实不知物丢何处,迫于无奈,只好如此,乞君见谅!’”

知县随将此事原委与周平素德行具文上报,并立‘拾金不昧’碑于石岭村前官道上,过往行人无不驻足兴叹。”

《武山史话》中又提到: 县志中的明代皇帝就是明神宗,鉴其德行,明令颁诏“拾金不昧,其德可嘉”,为表彰教化后人,授意褒奖,于是县令刻制白玉石“拾金不昧”碑,树立于石岭村官道旁,并划地十亩给周之桢,以示奖励,据说当时的碑高六尺,宽二尺多,“拾金不昧”四个楷书熠熠生辉,望之肃然起敬,灿白碑身,深含着高德粲然,永昭后世,为众人效法而行。

高洁的品德成为典范和教化人的榜样,代代传承。清光绪九年(1883年),为传承遗风,再次御批嘉奖追表,宁远县令率众官吏又刻一通青绿色嘉奖碑,并立于白碑旁,选青绿碑,寓意永垂青史,常绿常青之意。两碑后面都无文字,一白一青,格外醒目,立于官道林荫旁,交相辉映。多少年来,引得行人驻足,慕名专门瞻仰者络绎不断,称诵赞扬,学习仿效。更是老师和家长陪孩子去学习的典范素材和例子。可惜立碑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千禧年过后,文脉厚重的周家石岭村人,乘着建设小康社会之东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于2004年3月新刻“拾金不昧”碑,且又寻得破残的光绪嘉奖原碑,遂立于原址百米外的沟东路边,集资三万多元兴建起遮阳挡雨的六角碑亭,蔚为壮观。可喜的是,时至今日的周家石岭碑亭,不仅仅是一处旅游参观的亮丽风景,更是武山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基地。

返回的车上,透过车窗,“拾金不昧”碑亭,正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一段光辉的人类文化文明。

□毛韶子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