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伯民代表: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今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收官之年。5年来,作为文博界的全国人大代表,苏伯民围绕文物保护提了不少建议,做了很多工作。
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所承担的“墓葬壁画、土遗址保护、数字化保护”等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为文物保护搭建系统平台;与兰州大学合作成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为文博领域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与西北大学携手,继续推进文物保护与敦煌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海外机构的联系,积极推动流失海外文物的复原和数字化回归……一桩桩,一件件,说起来简单,可细细体味,背后的点滴付出与执着努力又似千言万语也说不尽、道不完。
“好像做了很多,又好像没做什么。”比起实打实地干,苏伯民显得有点“吝啬”言语。可不是,一天天,一年年,眼里见的,心里念的,嘴上说的,手里做的,纷繁复杂,都离不开“保护”二字,更绕不过“敦煌”二字。
探索敦煌壁画保护方法流程和建立古代壁画的无损分析技术体系,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在莫高窟建立了首个基于风险理论的石窟监测预警体系……今年,还是苏伯民在莫高窟工作的第30个年头。30年来,从石窟的日常维护,到综合治理,再到构建体系;从简单的应急施医、抢救濒危壁画,到系统的科学研究、防止壁画“旧病复发”,再到科学的预防保健,让人类“宝贝”延年益寿……苏伯民和团队根植大漠,潜心钻研,问诊把脉,为壁画永葆青春不断探索。他们应用多种技术,取得了许多成果,却谦虚地自称“我就是个‘壁画保护工作者’”。
“文物保护是具有基础理论和专门技术相结合的专业门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苏伯民告诉记者,这涉及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
欣慰的是,多年努力,敦煌研究院在壁画和土遗址保护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媲美国际。特别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敦煌、向往敦煌,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敦煌,扎根敦煌,“未来,可期。”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如“春风送暖”,让早已尝到科技助力文保“甜头”的苏伯民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
“今年,将再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苏伯民说,经过70余年的持续发展,敦煌研究院已经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支持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敦煌研究院未来也将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文物保护作出更多贡献。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促进文保领域开展长期、深入、融合的多方研究,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解决文保领域的诸多瓶颈和关键问题,“真正用科技和科学的力量,为文保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无论是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5年,还是扎根敦煌的30年,苏伯民一路走来,足音铿锵,成绩亮眼,但与时间比速度的文保工作永远没有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