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浸润童心
近期人们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度较高。儿童文学中瑰奇的想象提醒人们以一种诗意、浪漫的眼光看待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其实从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到出版者再到购买者都是成年人,这就需要人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引导正确的方向,为儿童的成长构建起健康的文化生态。
儿童文学中的纯真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温暖人的力量,但还需要拓展儿童文学的辐射半径,其中既要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也要有对假恶丑的批判,在寓教于乐中熏陶心灵,实现精神的拔节。如果在文学作品中把历史、社会生活与地域文化都真实地呈现出来,让孩子感受生活的预演或者一种生活的可能,也是社会价值的体现。这就需要作家以时代的视角审视传统题材,并提出时代问题,从内容到形式探寻儿童文学新的发展可能。
儿童文学具有启蒙的功能,不能沦落为一部分人牟利的商品,毕竟孩子在打开书本的同时也是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对儿童来说,要对历史、生活都有所了解,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的七彩斑斓、文化的博大精深、人性的多面、生活的味道、语言的美好等,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探索世界的种子。
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字、图片都需要作家、出版人的精心打磨,否则就会戕害孩子的心灵。伴随着儿童文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警惕的乱象。受市场影响,一些人更多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导致劣质、不健康的儿童文学作品流入市场甚至课堂,不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的诱导、常识性的错误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高的可塑性,在模仿书中行为的同时也容易被不健康的童书误导。
从1909年孙毓修编的《无猫国》发表到1922年叶圣陶的《稻草人》问世,我国的儿童文学从走向成熟,到如今的蔚为大观,虽然我国的儿童文学走过百年,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鲁迅先生说:“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不料此后不但并无蜕变,而且也没有人追踪,倒是拼命的在向后转。”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让这种失望上演。儿童文学有很多值得深挖的题材,这就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儿童文艺作品的创作中,助力儿童文学更加繁荣,以优质作品给孩子以精神的熏陶,让儿童心灵的天空更加美好。(鲁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