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河南省洛宁县兴华村农家书屋——从13到40平方米,这里变成“百宝箱”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时间/2022-08-02 09:40:04

河南省洛宁县兴华村农家书屋——

从13到40平方米,这里变成“百宝箱”

□本报记者 吴明娟

袁成敏每天都给来这里学习的小朋友们推荐图书。 姚延亭 摄

“建成村农家书屋以来,从原来的面积13平方米发展到40平方米,藏书量3000余册。”今年68岁的河南省洛宁县兴华村原党支部副书记袁成敏,自2018年退下来后一直担任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据他介绍,兴华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把群众阅读“小阵地”建设成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百宝箱”,使之成为有特色、有亮点的服务群众大舞台。

  木质书架 柜式空调

  ——这个书屋“有面子”

“结合村情村貌,我们在兴华小学门口规划建设高质量的农家书屋,方便群众和师生阅读。”袁成敏介绍,2020年年初,在村农家书屋提升改造中,他们将书屋面积扩大到40平方米,配置了木质书架、阅览桌、阅览椅,还安装了柜式空调,大大改善了书屋阅读条件。

洛宁是革命老区,为擦亮红色文化品牌,农家书屋设置了红色读书角,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红色故事会”活动,邀请老军人、老党员为群众讲述革命历史故事、个人奋斗故事。

同时,兴华村农家书屋与县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积极推行诚信借阅制度,免费为群众办理图书借书证,实现县、乡、村三级图书馆图书的通借通还。“兴华村农家书屋纳入第一批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系统,成为图书馆村级分馆,率先在洛阳市实施诚信借阅制度,为广大村民特别是学生免费办理借书证300余张。同时,积极推广数字阅读,推行微信扫码、APP平台等新的阅读方式,引导村民下载读书APP,随时随地进行网上阅读学习。”袁成敏说。

此外,兴华村还建立教育培训、书籍管理、考核检查、活动组织等日常管理制度,对图书进行分类、编码与整理、借阅登记,保证书籍不丢失、不损失,有效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提升了书屋管理水平。

  错峰开放 分类培训

  ——这个书屋“重里子”

据了解,兴华村是兴华镇政府所在地,人口多,土地少,外出务工人数多,种植、养殖户也比较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发展致富产业,还要建设人民群众共有的精神文化高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袁成敏说,兴华村坚持农家书屋与文化科技培训室、致富技术电教室等设施一体化发展,志在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针对全村不同人群的工作、学习特点,农家书屋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对老弱病残类人群,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生,在星期天、节假日集中对其开放;对外出务工的,则安排节假日专门时间集中对他们开放;对于白天比较忙的养殖户,安排晚上加班为他们开放,由此大大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同时,兴华村农家书屋还与道德讲堂、科技讲座、文化论坛、科技培训等相结合,积极开展阅读竞赛、技能培训等活动,激发村民读书研学、品读、分享的兴趣。

村民袁克友是一个养牛大户,最多时存栏300多头。由于他本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管理和饲养过程中,只能凭借经验和传统方法饲养,一遇到问题便束手无策。在一次闲谈中,他流露出自己文化低、知识少、饲养难的问题,袁成敏告诉他,“咱村有农家书屋,关于养殖方面的书籍比较全面,书里从环境卫生、圈舍管理到防疫防病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的饲养方法和防治办法。”从此,袁克友成了书屋的常客,对养牛场实行科学规范的养殖管理,养殖规模翻了几番。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