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阅读“最后一公里”突破进行时
核心提示
近年来, “城市书房”如雨后春笋般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作为一种新型文化设施,越来越多的城市书房,成为城市的新文化地标。城市书房不仅开拓了阅读空间,而且创设了公共文化交流新空间,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如何拓宽城市书房的功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采访了几位文化专家,他们认为,城市书房通过不断延展阅读空间的触角,逐步实现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阅读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将工业老建筑打造成城市书房,营造出老工业区特有的文化氛围
8月2日9时,记者来到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时代公园的时代文仓城市书房,书房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自今年6月1日书房正式开放以来,总人流量已达5万人次,有时候一天能超过3000人次。
2022年,“全民阅读”连续第九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中国”已成为全民共识。各地每年都举办全民读书节,各地不断建设各种公共文化设施,省市县各级图书馆、书店、流动图书馆、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快速发展的城市书房。
作为一种新型阅读场所,城市书房以其充满创意和个性化的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沈阳市已建成城市书房23座、城市书屋114间。这些城市书房、书屋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以现代化的装修风格、开阔的空间以及丰厚的藏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吸引市民走进这里,静下心来,翻开书本,开始阅读。
城市书房作为公共阅读空间,强调环境品质与读者体验,在外观造型、室内设计上,不仅装修得体、布置整洁、环境优雅,而且注重体现文化建筑的氛围感,营造出精致、家居式的阅读环境,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在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时代文仓城市书房,记者了解到,这座书房由旧东贸库改造而成,东贸库是1950年开始建设的第一代仓储园区,是沈城现存建设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用仓储建筑群,对于全国仓储物流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东贸库历史建筑群”被列入《沈阳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初选名单》。沈阳市大东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佟彦慧介绍,2021年,时代文仓城市书房由东贸库改造后,成为工业建筑成功转化的沈阳新文化地标。
时代文仓城市书房采用清新田园风格的装修内饰,藏有政治、艺术、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的15万余册书籍,是集阅读、交流、休闲等于一体的面积达55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和“时代文仓”一样,“红梅产业园”城市书房也是由废旧厂房改造的,这里原来是红梅味精厂发酵过滤车间,斑驳的红砖墙面、半圆式的穹顶,保留了车间原有的基本外形和框架结构,再以复古文艺风重新装修。市民王女士说,坐在这座始建于1945年的发酵过滤车间里选书、看书,能感受到历史厚重感。除了阅读学习,这里也成为年轻人喜欢的拍照打卡地。
在沈阳,像“时代文仓”“红梅产业园”这样充分利用工业闲置厂房、老旧历史建筑,通过盘活、整合、修缮等方式,建设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符合百姓需求的个性化的城市书房还有很多,比如“奉天记忆”书房,是利用原沈阳自行车飞轮厂车间改造而成的, “知舍书房”是由废弃锅炉房改造而成的,“奉天工场”书房,保留了老厂房原汁原味的工业风格,充分体现出工业文化“老字号”元素。而城市书房(莫子山店),是利用原有废旧厂房空间重新改造而成的,其整体设计风格是根据博尔赫斯的小说内容获得灵感设计的,以白色为主色调,风格大气简约时尚。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授、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马琳说,辽宁工业遗产很多,将工业老建筑打造成城市书房,一头是历史,一头是文化,将工业与文化进行多重碰撞,营造出了老工业区特有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既能了解工业文化的历史,又能享受到公共文化便利化的服务,温暖着读者,也温暖着沈城。
城市书房打通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公共阅读空间 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作为全民阅读的新型服务载体,城市书房无疑是图书馆和书店等传统阅读场所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从广义上看,图书馆和书店亦是“城市书房”,比如,辽宁省图书馆,是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亦是最大的城市书房。2021年,虽有疫情影响,但仍服务读者400余万人次。除了在这里读书,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还为举办展览、讲座、推广主题阅读活动等都开拓了文化交流新空间。比如玖伍文化城虽是书店,但也是大型城市书房,以场景化的模式将阅读、艺术、文化、游览、休闲等功能集于一身,是全国单体最大的文化综合体之一。每逢周末,市民李军就携全家来这儿,边喝茶边读书;有时,也会听一场讲座,或者看看展览。他说,他还清楚地记得在这里举办的 “鲁迅的身影——原版照片珍品展”,展出100余张鲁迅生平原版照片,展览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让他了解到一个真实而亲切的鲁迅。
尽管图书馆、书店同样具有城市书房功能,但是这些公共文化空间毕竟数量有限,还不能给市民带来特别便捷的服务。而城市书房则不同,它是建在家门口5公里之内的公共文化空间。
从图书馆、书店到城市书房的变化,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过去人们能享用的公共文化空间只有图书馆、书店等,如今不断涌现的城市书房解决的是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公共阅读空间已经来到了市民身边,已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沈阳的城市书房,在立足文化特色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同时,结合所属区域的地域特色与生活风格,营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有的书房依河而建,有的坐落在商业街,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读书乐趣。王艺是毕业后留在沈阳工作的大学生,她去过坐落于沈水湾公园里的“北岸书屋”、横跨在长白岛内河上的“红色城市书吧”和位于沈北新区北汤温泉国际小镇的“北汤城市书房”。她说,这些书房实在是太方便了,尤其对于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真是转个街角就到,这些城市书房就是居民的“精神粮仓”,是市民幸福生活的标配。因为这些随处可见的城市书房,极大地增强了她对沈阳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评论家白长青认为,沈阳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打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不断延展阅读空间的触角,逐步实现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城市书房成为温暖城市、润泽心田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地标,让文化软实力变为不断前进发展的硬实力。
城市书房建设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书香社会形成的有效途径
“北汤城市书房”位于沈北新区北汤温泉国际小镇,市民可以在“竹林里”“瀑布边”“阳光廊下”边休闲边看书,这是一个文旅商融合的阅读空间“样板”。“知舍书房”在造型和空间设计上具有独特的风格,主体建筑由集装箱搭建而成,室内空间设计私密而不局促,无论坐在哪里都有书籍陪伴。“北岸书屋”打造了与水为邻、小而精的数字化城市书屋,书屋配有电子图书瀑布屏、电子阅读机、iPad阅读机、自助图书借阅机等数字化图书馆设备。在电子图书瀑布屏上,有万册电子书籍可供读者选择,每月更新其中的150册,读者可以享受数字阅读的方便和快捷。
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说,城市书房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图书以供人们阅读和学习,新书替旧书,让书流动起来是城市书房应该有的功能,假如只能阅读不能借阅,城市书房就是一个阅览室。城市书房的本职功能是给居民提供阅读途径,从而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而文化知识的传播是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书房以其包容性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教育的开展,从而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尤其一些主题书房以其专业性满足读者在某一领域获得专业知识的需求。比如位于老北市的“汉字主题书房”是全国首家汉字主题书房,其以汉字文化为主题,引进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来到这里的读者可以通过讲解员讲解、电子设备演示、主题讲座等方式了解汉字的产生、演变历程。刘思涵、李萌、任禹澄、张丽华、王璠、霍思涵等是“汉字主题书房”的讲解员。记者在听过10岁的讲解员任禹澄讲解后,采访了他,他说,在“汉字主题书房”中,他了解了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喜欢上甲骨文,学习甲骨文,通过考试成了“汉字主题书房”的讲解员,将来,他会更深入地研究甲骨文。他指着书房标识上的甲骨文说:“这些甲骨文你不认识没关系,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键入文字编号即可听讲解。”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燕楠说,当前,城市书房已经逐渐成为除学校、公共图书馆外开展公共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书房让文化走进市民生活。当一座座城市书房近在身旁,可随时阅读承载着各种知识的书籍,市民的文化素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风貌就会悄然地发生改变。
城市书房的建设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书香社会形成的有效途径,是一条值得拓展深化的发展路径。据记者采访了解,不仅城市书房建设已具规模,而且目前,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已遍布我省各地,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织就一张“公共阅读服务网”。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至今,我省有78个县级图书馆开展了总分馆制建设,建设分馆1696个,建有新型文化空间90个。
杜希林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城市书房的建设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杨 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