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正伟
正宁的三条河,就像三姐妹,手挽手匍匐在正宁大地,数千年奔腾不息,滋养着正宁大地。
三条河中,最大的是四郎河,全长83公里,以蜿蜒绵长之躯,清澈温润之质,敦厚贤淑之态,贯穿正宁全境;支当河是正宁第二大河,长41公里,以河道崎岖,滩渚多舛,落差巨大,古渡繁华而名扬古今;最小的嘉峪河,长26公里,以河床窄小,千折百回,清丽古秀,水烟弥漫而称道于世。
正宁三条河均源自子午岭,承泾河水系,东北至西南流向。从地貌上看,正宁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酷似一条卧龙,盘踞在子午岭西麓。三条河呈“爪”字形依偎在子午岭怀抱,自然而然把正宁分隔成“四塬三川”(宫河塬、永和塬、三嘉塬、月明塬,罗川、关川、李家川)的独特风貌。习惯上,人们以四郎河为界,把永和塬称作南塬,把宫河塬称作北塬;把三嘉塬和月明塬称作山区。南塬紧靠子午岭,风柔雨稠,百姓勤勉敦厚,栽果养畜,随遇而安;北塬地势平阔,土地肥沃,群众通达活络,亦粮亦经,生活富裕;山区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人民耿直憨厚,半农半牧,生活苦焦。
一条河的光阴,是从她周边的烟火里开始的。正宁三条河从子午岭分离出来后,自成体系,虽同具子午岭淳朴、温润的秉性,但风格不同,情怀各异。
四郎河是一条长满故事的河,它一头牵着庵里水库,一头连着千年古城。位居上游的庵里水库,自汉、唐以来,方圆十里设有集市,商贾云集,人丁兴旺。据道光元年(1821年),艾蒿店重修五圣宝殿竖碑记载,当时,庵里有商号9家,店铺门面10多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两次大规模的加固维修,使庵里水库总面积达76万平方米,可有效灌溉农田面积1.5万亩,为正宁县城3.2万人提供着生产生活和工业用水,成为四郎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郎河最大的贡献是它在中游与“罗水”相汇,拓展出一方人文福地,成就了一座“一水环绕,四山围拱”的千年古城——罗川。走进这座设县长达1500多年,集古、秀、奇、美于一身的烟火古城,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正宁历史文化的“缩影地”:汉代的古柏文庙、明赵氏石牌坊、清道光铁旗杆、独特的传统民居,一一扑面而来。沿着四郎河畔,一边欣赏“罗川八景”,一边聆听张果老、唐明皇的动人传说,就能切身领会“一部正宁史,半部在罗川”的真正内涵。
支当河崎岖蜿蜒,水流湍急,素有“支当一曲绕村流”的美誉。尤其一到夏季汛期,流滩多达10余处,仅关川至陈川不到10公里流程,跌差高达5米到8米。遇上大暴雨,浪涛翻滚,响声如雷,气势汹涌,在松树坪形成“无风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壮观瀑布。
历史上的支当河曾因“支当古渡”而风光无限。虽然“支当古渡”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明嘉靖《庆阳府志》描述了当时的壮丽景色:“支当古渡,船坞车辆云集,商贾往来喧嚣。春夏观景,百鸟鸣翔,牧童横吹短笛,悠扬婉转,河水澄清,烟霞异态,美不胜收。”史载:清乾隆年间,支当渡口有大小船只百余只,日渡客流500余人次,渡口沿岸设满大大小小的商号,人喧马嘶的鼎盛交易中,缔造出一度繁荣鼎盛的商旅文化。
支当古渡逐渐消失在茫茫苍苍的历史洪流中,只留下当年岸边挽船的石孔和船夫开凿的山路依稀可见。但值得庆幸的是,正宁人民充分挖掘古渡的丰富文化底蕴,着眼于发展乡村旅游,盘活支当河流域内的“飞瀑流川”“幽谷响潭”等自然资源,建成吊桥赏荷、鱼塘垂钓、农家休闲、古渡遗韵、翠坪晓月、十里荷花湾等自然景点,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支当河彰显出的历史魅力。
嘉峪河是子午岭开给月明人民的一道山门。源自艾蒿店山脚下的嘉峪河水一出世,即与嘉峪川的沟壑相遇、相融,卸下裹挟的大量泥沙石,形成了一片片田畴开朗,阡陌交错的川台地,从此下游不再有“滚牛洼”。在千百年来的“修行”中,嘉峪河一直凭借坚韧和包容成就着庄稼的丰硕,也襄助了草木的繁茂。
受黄土层和气候的影响,黄土高原上的河流,一般容易断流干涸。正宁的三条河却生生不息,再旱的天也不会干。四郎河两岸的千亩川台地,自古就是理想的耕作之地,沿途出产的“正宁三绝”(晒烟、大葱、老豆腐)享誉西北。今天,川区人民倾力打造的万亩蔬菜基地,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支当河水寒山瘦、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为三嘉的西瓜、苹果生长提供了绝佳的地理环境,让生活在贫瘠之地的人们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嘉峪河的横空出世,虽然给月明塬带来了交通不便的区位劣势,但嘉峪河水浇灌的特色小杂粮,却成了月明人民走出深山、融入高原的筹码。当地出产的紫苏油,被称作姑娘们的“美容店”、大学生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