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回眸刘志仁与新秧歌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9-12 11:20:50

李致博

长篇传记文学《刘志仁与新秧歌》记述了陕甘宁边区新宁县南仓村村长、民间艺人刘志仁对“新秧歌运动”做出的贡献,记录了刘志仁创作新秧歌的过程,反映了刘志仁的艺术创作经历和辉煌成就。本书既丰富了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史料,又把庆阳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是一部研究庆阳老区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实力之作。

刘志仁是庆阳籍民间艺人。1937年,他在担任南仓村村长期间,组织群众发展生产,支援抗日前线,同时组织社火队进行宣传演出。他改造旧社火、发展新秧歌,用新秧歌表达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党和边区政府的拥护。

刘志仁编排的《张九才造反》《减租》《歌唱刘志丹》《十二月忙》等秧歌剧大受群众欢迎。演出后,在盘克塬及陇东分区、关中分区引起了轰动效应,周围几十里的群众赶来观看,新宁县的县长上台为刘志仁赠送锦旗,群众给刘志仁披红挂彩。在以刘志仁为代表的一批庆阳民间艺人影响和带动下,陕甘宁边区迅速掀起了“新秧歌运动”,很快蔓延到其他解放区。1944年在延安举行的边区文教大会上,刘志仁被授予“新秧歌运动的旗帜”“特等艺术英雄”荣誉称号。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的周扬,在文教大会上的总结报告中说,“刘志仁是第一个把秧歌与革命结合起来的人”“他是群众新秧歌运动的先驱与模范”“他在艺术上是有创造的,他把秧歌和跑故事结合为秧歌剧,他的创作态度处处以适应群众需要、群众乐于接受为标准。”这些话语,表达了对这位农民艺术家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他艺术才能的充分肯定。该书通过对刘志仁不平凡的人生历程的描写与还原,也反映出陇东人民为边区文化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书中收录了刘志仁编写的秧歌剧、秧歌词40多首,品读这些作品,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那段火热的岁月当中。刘志仁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反映边区群众生活的,有配合宣传边区政府各项政策和号召的,这些作品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思想性、人民性、艺术性以及口语化的审美观与节奏感,是刘志仁艺术创作的主要特色。他创作的作品,均以庆阳方言为语言材料,以民间通用的“顺口溜”为主要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要载体,诵读或演唱起来韵味十足,有声有色,朗朗上口,气势不凡。

刘志仁的作品中,有很多借鉴了庆阳民歌从正月唱起,逐月唱到腊月的时序特点,或从春天唱到夏天,再到秋天,最后止于冬天的四季特点。语言灵活多样,逻辑环环相扣,创作态度严谨,如《十二月忙》:正月里来是新年,/村村社火闹得欢。/又是娱乐又宣传,/鼓励大家多生产。/二月里来艳阳天,/变工生产大家干。/男子开荒女纺线,/一片兴旺展眼前……

《刘志仁与新秧歌》一书以刘志仁的革命事迹为重点,对其交织混杂的艺术实践线索做了厘清。书中收录了当年《解放日报》和“新秧歌运动”时期书籍、期刊上有关刘志仁的新闻报道、研究资料和重要图片,也记载了孙万福、汪庭有、黄润等杰出的民间艺人的事迹。孙万福的《高楼万丈平地起》、汪庭有的《绣金匾》、黄润的《减租》等歌曲唱响陕甘宁边区,他们和刘志仁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新文艺战线的风云人物,对解放区“新秧歌运动”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书中还写了与刘志仁有关的周扬、马可、袁文姝、王依群等历史人物。袁文姝带鲁艺小分队到南仓村学习交流,王依群到南仓村考察并邀请刘志仁赴马兰演出,马可、清宇与朱平采访并报道了刘志仁,这些内容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庆阳红色革命文化的翔实史料,把陕甘宁边区革命文艺名人的点点滴滴事迹贯穿起来,展现了一幅光彩夺目的革命文艺画卷。

《刘志仁与新秧歌》同时也为经典舞蹈《荷花舞》寻根溯源。书中对《荷花舞》产生、发展与演变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刘志仁当年将陇东社火节目《地云子》改编为《跑红灯》,继而又改进提高为《莲花舞》,他匠心独运地对旧社火的表演内容和形式都进行了革新,把“荷花”运用到舞蹈之中,不仅美化了舞蹈的表演形式,还在唱词中增添了歌唱边区新生活的内容,后经舞蹈家戴爱莲升华,才有了经典《荷花舞》。庆阳作为中国《荷花舞》原产地,为《荷花舞》享誉世界提供了舞蹈元素,这是庆阳人民对中国舞蹈艺术做出的重大贡献。

三位作者为写作此书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在写作中克服重重困难,大量采访刘志仁亲属以及民间艺人、知情人,并到博物馆、档案馆查看历史实物,查阅“新秧歌运动”的相关史料,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使本书得以完成。

总之,《刘志仁与新秧歌》是一部反映刘志仁革命事迹及艺术创作的传记,同时也是研究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著作。

(《刘志仁与新秧歌》,高梅、王博艺、王立身著,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