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风清露冷秋期半
文\杨金坤
编者按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秋分是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至,昼夜均,寒暑平。在这一天,太阳达到黄经180度,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古人把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三候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秋分之日正居于秋季九十天的中间,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二是此日同“春分日”一样,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
北宋文学家谢逸在《点绛唇·金气秋分》一词中写道:“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好像一夜之间,桂花就飘香了,桂花香随着一阵又一阵风飘来,让人心情愉悦起来。和桂花一起飘香的,还有栗子香味。有了桂花香和栗子香,“人间最美是清秋”已经呼之欲出。清秋,也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罅隙,晕染了季节的眉梢。
和其他节气一样,古人也把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渐盛,所以不再打雷了,故有“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的说法。“蛰虫坯户”说的是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则说此时降雨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分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开始变少。
中国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俗,秋分祭月由来已久。《管子·轻重己》记载:“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月。”可见秋祭与丰收有一定的关系。秦汉及其以后各个朝代均沿袭这一习俗。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我国北方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秋分这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也会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随之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秋分日最低气温有可能降到0℃以下,偶可见到漫天柳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秋季罕见雪景。
秋分是农业上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北方地区有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时节种的麦自然是冬小麦了。“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也是果实累累、众生喜悦的季节。因为适时和美好,被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于是,秋分的内涵丰收节的喜庆里便更加丰富了,一场农民的嘉年华在秋分这天拉开了帷幕,大江南北洋溢丰收的喜庆:稻浪起伏翻滚,稻穗沉甸甸,农家屋檐下挂满了玉米,大豆的叶子也终究黄了,落了一地。豆荚肚子胀鼓鼓的,仿佛随时会炸裂。因此,不能等到完全成熟才去收割,不然“啪”一声,豆粒落在枯叶里,就再也归不了仓。
花生粒粒饱满,在秋分时节早已撑裂了土壤。儿时放学,我们几个小伙伴会一起去拔各家地里种好的花生。由于是沙土,虽体单力薄,也能揪住茎叶把花生拔出来。轻轻抖掉泥土,一串串花生散发清新的气息。摘下的花生几个人分着吃,剥开外壳,胖嘟嘟的,轻轻一咬,生脆爽口,清香四溢。每到这个时节,母亲也会把刚出土的花生洗净,加盐煮着吃。那滋味甜糯醇香,余味悠长。
秋分的风越过山冈吹进果林,香味先扑过来。半绿半黄的叶子半遮半掩着果,色泽从开始的青,一丝丝慢慢变化,变成青黄、浅黄、老黄,抑或浅红、嫣红、深红,它们是苹果、柿子、枣儿……石榴圆鼓鼓的,头上兀自顶个小小的“王冠”,外皮透着红,裂开处可见一口“皓齿”。剥开后抠几粒籽,红宝石般晶莹透亮,嚼在嘴里,汁水丰盈,滋味酸甜。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秋天的一切美好皆随秋分而至。秋分过后就是天寒地露了,黄叶满山,夜深夜凉,藏在草丛里的蛐蛐的叫声凄清缠绵,不知不觉中,秋意已上窗。而我闻到的,却总是田间花儿与果实的迷人芬芳。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