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武威市多措并举促进非遗融合发展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传承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2-09-28 10:26:4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近年来武威市相继出台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武威市民俗文化馆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

9月26日,2022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云采访”活动走进武威市采访,探寻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采访团了解到,近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非遗保护规划为统领,展示展演为抓手,搜集整理为措施,培训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为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武威市相继出台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武威市民俗文化馆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对2018—2019年度申报项目的民勤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等两家企业给予40万元的奖励,并相继设立非遗传习所15个,非遗综合展馆3个,非遗传承基地2个。

同时,武威市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带领非遗走出去展演等多种形式打响武威非遗名片,让武威非遗为文旅产业发展添彩、赋能。其中,每年常态化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武威市民族民间文艺汇演”“凉州贤孝大奖赛”“民勤曲子戏调演”“桑杰曼拉文化艺术节”“端阳节赛诗会”民勤唢呐艺术大赛、金塔黄河灯会、“六月六”传统赛马大会、社火表演等大型群众性非遗文化活动就达50余场次,参与的演员人数有近10万人,参与的观众达几百万,营造了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意识。通过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各类国际性文化展演、展示及比赛活动,不断扩大武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外,先后组织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民族民间舞蹈展演全国曲艺周、全国非遗博览会、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40多场次,武威非遗也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

再者,武威市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注重非遗传承从培养“娃娃徒弟”开始,在武威第十五中学武威职业学院、永昌镇石碑村与和寨九年制学校、凉州区四坝中学、天祝民族中学、古浪黄羊川一棵树小学设立非遗进校园基地,将非遗引进课堂教学,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特别是凉州攻鼓子传承人在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常年开展进校园传习培训活动,学校设有专门的攻鼓子课程、教材和队伍,攻鼓子传承效果明显。武威第十五中学成为全省第一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示范学校”,着力打造了“太极拳”“攻鼓子”“凉州词”三张校园文化名片。

同时,武威市编辑出版的《流韵焕彩——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在国家级、省级项目加入二维码视频链接,对项目进行图文并茂和动态视频展示,这也是全省第一部非遗保护图书中融入互联网思维的图书。此外,开设的“跟着非遗游武威”“云端武威”“凉州贤孝博览馆”栏目等引领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2022年春节期间,由武威市申报的“凉州攻鼓贺新春”被列为全省十个重点宣传项目之一,推荐参加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六日,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在快手、抖音“武威非遗”平台宣传武威非遗,短短40天内,浏览量达到145.8万,点赞量达到3.5万人次,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感受浓厚的家乡年味,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另外,由中国围棋协会与《围棋报》等单位共同组织、制作的首届全国“围棋之光 网上春晚”与观众见面,武威第十五中学选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凉州攻鼓子》在农历大年初五闪亮登场,向全国观众呈现了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西部鼓魂——凉州攻鼓子,节目在全国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2022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组织开展了“文化进万家一一视频直播家乡年”,由市文化馆主管的官方账号“武威非遗”视频播放量在抖音平台位居全国第七,在快手平台视频播放量位居全国第三,取得优异成绩。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武威市文化馆非遗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威市积极探索“非遗+餐饮”“非遗+旅游”等新模式,以“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凉州美食、融合文化餐饮、关爱盲人艺人”为主题,在凉州区王哥放羊涮羊肉餐饮店、凉州老街设立凉州贤孝传习所、普康田园综合示范园修建凉州老街小吃广场,邀请贤孝艺人驻唱,表演凉州贤孝曲目以及民歌小调,并通过快手等新媒体进行直播。同时,武威市还在雷台、白塔寺、天梯山等景区景点民俗活动中加入非遗文化表演,促进了非遗传承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文化旅游综合体PPP项目——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中,规划了占地1946平方米的“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目前已完成建筑物主体工程建设和内部布展陈设的设计方案。项目建成后将会赋予非遗“体验”属性,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操作、生动讲解,推广制作工艺复杂且流程繁琐的非遗。

武威市文化馆非遗办负责人表示,武威市还利用前沿科技手段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其中,通过5G、AI、VR等前沿科技手段,让游客获得沉浸式的观赏体验。利用3D技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通过现场展演、文化巡演、民俗体验等活动,让游客以慢旅行的方式融入当地生活,感受武威历史文化底蕴,让游客深刻感受武威非遗的独特性、地域性和趣味性。

可以看到,武威非遗在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文/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 程健 宋芳科 任磊)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