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剧照
贾 鑫
由尔冬升执导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事件为原型,通过对同胞兄妹分合聚散的讲述,铺陈出一段诗意般的民族赞歌。影片以小切口、大主题,反映时代变迁在平凡人身上的具体体现,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跨越地域、超越民族的守望互助,以“家”的形式诠释了有一种爱,可跨山海,无惧时光。
影片开头就将“家”与“国”紧密结合,在立足宏大叙事的基础上,从国家历史转化到家庭亲情上,把落脚点放在两个平凡的小家庭上,体现出有国才有家的思想情怀。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内蒙古人民敞开胸怀接纳了“国家的孩子”,成就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佳话。爱与关怀足以消弭地域的差异和血缘的隔阂,从博大的海洋到辽阔的草原,无尽的温情凸显淳朴善良、无私奉献的民族大爱。
导演通过插叙的方式,将影片中的三条故事线交织讲述,其中一条是以杜思瀚为视角讲述妈妈把妹妹杜思珩送入孤儿院故事的回忆线,另一条是通过他人视角讲述杜思珩到内蒙古后生活的叙述线,还有一条是哥哥杜思瀚在受到母亲嘱托后寻找妹妹的现代线。虽然三条故事线交织穿插,但导演在剪辑方面巧妙地将色彩运用到时间线里,以童年时期杜思瀚为视角的回忆线采用了复古的色调,以他人为视角的叙述线和以老年时期杜思瀚寻找妹妹的现代线则采用正常的色调,以便观众能清晰梳理故事线索。三条故事线的交织点就是羁绊在这两个家庭间的三千名孤儿之一的杜思珩,从而将两个家庭、两位母亲、两位父亲、两位哥哥、一个女儿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
影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爱”的意义。首先,通过杜思瀚寻找离散多年的妹妹杜思珩表达了刻在骨血里的同胞之爱,这种爱是心有灵犀的,即使杜思瀚身患重症也无惧风雨磨难,日复一日地寻找杜思珩的踪迹。其次,电影中分别从两位母亲身上表达出了无私的母爱。一方面,萨仁娜对杜思珩的爱是有目共睹的,在电影中,萨仁娜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女儿”。萨仁娜在育婴院时就对杜思珩十分包容,甚至杜思珩因自己的任性而酿下大错,萨仁娜依旧选择了包容与接纳。另一方面,杜思珩亲生母亲直到离世的时候依旧嘱托杜思瀚寻找女儿,这种爱是无法割舍的。不但如此,影片还表达出了伟大的父爱,伊德尔在有限的出场里,仍然展现出作为一个父亲的担当和情感的流露。
影片在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下,还包含着“成长”与“升华”。杜思瀚在寻找妹妹的过程中逐渐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而杜思珩从不想被萨仁娜领养到主动选择跟萨仁娜回家,再到逐渐适应了牧区生活。当然“成长”主题及内涵不仅仅限于杜思瀚、杜思珩,对于杜思珩的养父养母和哥哥那木汗而言,也在这个汉族小姑娘的融入中不断成长,甚至作为线索人物的司机哥俩也在成长。这个成长既是年岁,也是人性,更是爱的宽度与广度。如果说“成长”追寻的是爱的宽度,那么“升华”就是在追寻爱的高度。在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情感的执念,既有哥哥对妹妹的执念,也有女儿归家的执念,还有父母对子女的执念,这些执念都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爱所化解,被包容所原谅,最终实现了亲情的弥合。不但如此,在影片中养父伊德尔受同伴所救代替同伴完成赡养父母的孝道,而杜思珩受哥哥那木汗所救,最终代替他继续活下去,在伊德尔和杜思珩身上展现出了生命精神的传承。
导演尔冬升通过光影镜头为观众展现了无垠的花海、飞驰的骏马、轻翻的草浪,真实地呈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在拍摄大草原壮丽风光之余,也没有忘记用影像刻画人物和渲染气氛。主要演员在着装、神态、演技方面都将内蒙古牧民的淳厚善良、真挚朴实演绎得淋漓尽致。配乐方面,采取了与故事内容相应的民族音乐,烘托出相应的情绪气氛,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绪体验。在细节的把握上,婚礼仪式、摔跤项目以及衣食住行等都十分到位,真实地还原了牧民的生活场景。
《海的尽头是草原》一直在探讨什么是爱?什么是亲情?一边是血浓于水承载了数十年的日夜思念,一边是内蒙古人民对孩子们的接纳、奉献、守护。可以说,血缘之情根深蒂固,但因为缘分走在一起的亲情更是弥足珍贵,无论是血缘之情,还是养育之情,这种承载了爱与包容的亲情足以让人刻骨铭心。或许,真正的爱是电影最后杜思瀚将当年母亲为何遗留妹妹在孤儿院的真相和盘托出时,两人彼此内心的释然和谅解,多年的不甘和心结都随着家庭的组建、子女的相伴渐渐放下;或许,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挂念远方的孩子;或许,是两个跨越千里的陌生人彼此的接纳和关爱。影片最后,年迈的萨仁娜与杜思珩的生母隔空“对话”:“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谢谢您生下了杜思珩,让我们共同抚养了一个女儿。”诚然,这种爱既是母爱、父爱、同胞之爱、挚友之爱,更是民族的大爱和祖国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