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武威段)是武威加强区域合作,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重大历史契机。近年来,武威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武威段)建设,深入挖掘长城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让长城文化资源“活起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武威境内长城资源遗存丰富,主要以汉长城和明长城为主,在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县境内均有分布,全长共629千米。汉长城全长198千米,大体为东南—西北走向,形式主要有墙体和壕堑两种。历经两千多年沧桑岁月,汉长城多已坍塌,只剩部分遗存。明长城全长431千米,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旧边长城,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另一条是新边长城,大致呈东—西走向。
2006年,武威市境内历代长城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省政府公布了全市590个长城点段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20年,凉古段、民勤段、天祝段长城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录,也被纳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武威段)“338”规划布局的重点展示区段。同时,武威市成立长城文化保护研究院,专门负责组织开展长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学术研究,做好长城文化的调查、发掘以及长城文物资源的勘测、规划等工作。
武威科学规划整体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深入调研挖掘长城资源的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分类分级分段展示,采用差异化开发方式,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结合现存长城实体开展长城文化宣讲活动,提高公众的长城保护意识,营造爱护长城的氛围,为本地居民营造高质量公共文化空间;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传承长城精神,延续凉州文化基因,增强本土文化自信。
在认真研究、传承、弘扬长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各县区常态化开展长城保护专项行动,完成长城两侧拆临拆违、土地流转工作,集中清理整治长城周边环境卫生,在长城点段相应位置设置保护标志碑、保护界桩、保护说明牌,在重点段落安装防护围栏。积极申报长城保护修缮项目,目前,长城凉州段防护围栏建设项目、明长城民勤段部分关堡修缮工程、明长城天祝段松山新城修缮工程、明长城古浪段8处烽火台保护修缮工程等项目已落地实施。
在本体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各县区致力于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着力打造各具特色魅力的长城景点。天祝县围绕“高原长城”特色,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天祝汉明长城遗址独特文化魅力。凉古段围绕凉州区黄羊河农场段长城及古浪圆墩长城,修建游步道、瞭望台、展示用房,全面阐释明长城甘肃段修建简史。民勤县围绕“沙漠长城”,以红崖山水库段及黑山堡为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展现沙漠长城资源风貌,在苍凉雄峻间构成一幅恢弘壮美的画卷。
长城,绵延万里,联通古今。武威通过让游客参观境内汉、明长城,感受和了解武威厚重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武威段)建设水平,讲好长城故事,使武威长城蕴含的价值得到永久延续,让长城文化彰显出持久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