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田有管家 农忙变农闲
——我市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纪实
记者 朱玲 窦翔
“以前每到夏收秋种时节愁得很,村子周边机械少,运费高,买化肥种子去一趟市里麻烦得很,现在好了,我把家里的地全部托管给了农机合作社,基本不用操心。”提起农田托管服务,文殊镇文殊村的种植大户殷建平高兴地说。
秋意深浓之时,记者走进我市田间地头,惊喜地发现,麦田里除了一台台大型旋耕机、播种机来往穿梭,一望无际的麦田里竟然看不见村民劳作的身影。“抢农时、忙秋种,一家老小齐上阵、人吵车闹机轰鸣”,这曾是秋种麦田地里最常见的画面,然而这些年却渐渐淡出了麦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科技示范正在让“农忙”变“农闲”。
要实现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是底线,为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怎样把地种好”的问题,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农业重点任务,以发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小农户为抓手,以开展多元化农业生产服务方式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有效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2年全市共实施小麦多环节农业托管面积13900亩、玉米单环节托管面积2300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
据了解,我市鼓励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涉农组织依托原有的技术、装备、渠道、市场等优势,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农机+服务”等方式,积极向农业服务业拓展,开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等综合农事服务,促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围绕“如何种好地”,着重加强农业生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能力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积极引进新装备、新机具,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手段,示范引领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提升服务装备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中公开遴选新城镇6家具有社会化服务工作经验,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并广泛吸纳家庭农场、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等主体,联合组建成镇域性的农业服务联盟,为成员和小农户提供“农资+服务”“科技+服务”“农机+服务”等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
新城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魏进峰告诉记者,为了不断提高服务村民的能力,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实行“保姆式”和“菜单式”托管。今年新城镇流转土地1.2万亩,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将辖区内农机合作社、农资经销户、种植大户等都纳入到服务联盟体系,在农资、农技、市场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开展“一站式托管”服务,开展产前、产中到产后的“保姆式”农业生产服务,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在不流转土地前提下,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围绕耕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订制机播机收、水肥一体、飞防植保等“菜单式”农事服务项目,农户根据自身农机具和劳动能力等情况,按照生产需要,按单“点菜”、自主选择服务内容,使农事操作更加精准、细致,不断提高农事服务精准化水平。
“农业社会化服务太好了,村级收益得到了有效提升。”新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彭祖向记者介绍,2022年,新城镇将新城村、长城村2个发展服务能力较强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项目承接主体,参与2022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通过“村集体+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的模式推进社会化服务托管项目,充分发挥村集体“统”的功能,开展小麦和玉米作物的耕、种、收等环节托管服务。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小麦亩均投资减少47元,玉米亩均减少15元,2个村集体托管小麦13900亩、玉米9200亩,仅托管服务一项年增收可达到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