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阅读照亮前行的路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时间/2022-11-29 09:10:00

□李忠

读者在2022年上海书展上选购图书。 本报记者 金鑫 摄

2022年4月,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书香上海”微信公众号再次入选“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名单,这也是“书香上海”连续第六次入选该榜单。6月,由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发布的《2021年度“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沪上各项出版展会与阅读活动纷纷缓办、停办,“书香上海”品牌综合传播影响力仍然高居全国第四位。

2021年12月31日,“书香上海”以《愿阅读照亮你我前行的路》为题致信读者朋友,信中写道:2021年“书香上海”努力做好上海阅读推广平台建设,开设了“党史学习”专栏,累计发布党史学习内容200余篇;全年发布近2000篇微信微博,推荐沪版精品好书2000余种;主办“短视频荐书大赛”,征集短视频作品141条,活动吸引了超过85万人次围观;主办“社长、总编辑荐书”全民阅读活动,吸引了全国56名出版社掌门人为上海读者荐书。

透过“书香上海”,我们看到,2022年1月1日起,由上海学生阅读联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牵头,邀请国内12位知名教授,面向上海市中学生群体,以学生、家长共读的方式,围绕《诗经》《说文解字》《论语》等12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举办覆盖全年的48场导读讲座;2022年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与抖音共同推出“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短视频制作者招募计划”,《十万个为什么》视频化内容以专题合集的形式,在抖音青少年模式、学习频道和益童成长平台大力推荐,同时,“十万个为什么”品牌以“彩绘拼音版”为标志,全面进入低幼阅读领域。

2022年1月17日,“书香上海”一篇题为《聚典数据开放平台:为阅读赋能 为学习赋能 为搜索赋能》的文章写道: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规划设计、上海辞书出版社自行开发建设的聚典数据开放平台,首选各类荣获国家级奖项的权威工具书,如《辞海》《汉语大词典》《大辞海》,次选各学科领域代表性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哲学大辞典》《心理学大辞典》等,建立近150万条目的百科库,采购《英汉大词典》《汉英大词典》等双语词典,建立超100万条目的双语库,建立古今地名库和历史纪年库。总条目已达300多万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书数字出版运行模式,为出版行业和互联网企业服务、为全民阅读服务,这一次,上海又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

2022年2月19日,位于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的上海通志展示馆,启动“上海滩大讲堂”,为公众打开一扇全方位了解上海的综合性窗口,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上海地情文化中心,为更多奋斗在这座城市的人提供“讲好上海故事”的公共平台,让社会大众从不同角度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城市发展之路。

2022年3月,透过“书香上海”,我们看到,上海出版发行业与阅读领域的同仁们持续为广大民众提供贴心的阅读服务。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第一时间将《大学生抗疫心理情境应对指南》全书内容免费公开,为封闭管理中的上海高校同学提供阅读服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围绕抗疫专门整理了一份书单,同时举办线上读书会,吸引了一批居家抗疫的读者参加;上海书画社联合掌阅平台,挑选37种文艺经典好书,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上海音乐出版社免费开放《中国小提琴优秀作品曲选》等资源,用琴声抚慰疫情困扰下的读者朋友们;上海市各新华书店、上海书城的工作人员为居家上网课的中小学生送书上门,风雨无阻。

3月18日—20日,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上海图书馆联合推出三期疫情防控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公益课堂;上海图书馆于3月10日临时闭馆后,启动云读书服务;上海博物馆开启“云看展”和线上课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启动“云美育”系列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始发地,上海市借助出版与阅读,守护红色文化资源和传承红色文化血脉的行动,不曾因为疫情影响而阻断。2022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24周年纪念日,3月6日,“书香上海”刊文,借助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在上海》等书籍披露的史料,追寻敬爱的周总理早年在上海的红色足迹;3月30日“书香上海”介绍,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闭馆不闭展,组织拍摄和播放《来自文物的声音》微视频,带领观众重温上海人民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以及解放上海的峥嵘岁月;4月5日清明时节,“书香上海”向读者介绍了以罗亦农、杨殷、彭湃、陈延年等11位英烈为主人公的首批“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5月,“书香上海”重磅推荐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力作《千里江山图》,小说回到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历史尘烟之中,打捞出一段隐秘而伟大的革命斗争往事;6月,“书香上海”面向青少年推出《战上海》《红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上海市革命纪念地之旅》等红色经典书单;7月23日,是党的一大召开纪念日,“书香上海”专文介绍刚刚出版的《伟大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是这样创立的》,讲好建党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透过“书香上海”,我们发现,上海出版文化领域,十分注重对“江南文化”中的优秀内容进行传承和推广。比如,由上海博物馆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的“江南文化丛书”,共分江南雕刻、书画、染织绣、陶瓷、印章5册,是一套由远古至近代国宝珍品故事串连起来的江南最美艺术史。2022年1月,这套丛书的广告在纽约时代广场户外巨屏上连播3天,中国青白瓷画面与巨幅书法“江南”二字相互映衬,吸引了无数路人仰视的目光;再比如,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江南文化研究丛书”,旨在更加系统地从包括吴韵苏风、皖韵徽风、越韵浙风在内的江南文化传统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资源……

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条件,上海迅速崛起成为江南乃至全国的中心城市,在江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学界概括其特点为:趋时求新、中西交融、商业意识、市民趣味。“书香上海”在推介《海派文化新论》一书时说,该书深入挖掘海派文化精髓与当代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内在契合之处,为新时代的上海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动力。

透过“书香上海”,我们看到,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表示,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丰富,上海市将不断提升“上海文化”标识度,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把上海早日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透过“书香上海”,我们注意到,2022年6月6日,由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一书,在上海中心大厦52层朵云书院举行新书首发式,该书全景记述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生动实践。在任期间,习近平同志为上海确立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新的城市精神,进一步丰富提升了上海的城市气质与品格。

随着疫情的日渐平稳,由秋入冬,上海又先后开展了“阅读走进如常生活”、“喜迎和庆祝二十大”主题图书联展、“云端新阅读”等三个阶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活动。2022年11月18日,上海市民朋友们迎来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年度收官阶段——上海书展回归上海展览中心。就像上海市促进全民阅读联盟致全市爱书人的一封信中写的那样:阅读教会我们回望历史、沉思当下,敬畏自然、崇尚科学,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是的,阅读所储备的能量,可以照亮自己,照亮生活,照亮你我前行的路。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