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平凉日报报道 11月6日至22日,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召开。期间举办的迈向“双碳”目标的城市低碳行动主题边会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董锁成线上向与会专家分享了过去20多年带领团队在平凉市开展绿色低碳城市探索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据了解,过去20多年来,董锁成带领团队基于联合国千年人居发展目标和中国国情,持续探索“六城”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城市和四层循环经济模式内涵,并在我国东部沿海、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华北、东北及资源型地区数十个典型城市进行应用,获得了良好综合效益。
从2000年起,董锁成就带领团队率先在黄土高原资源型城市平凉市开展绿色低碳城市探索。经过20多年努力,创新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依托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绿色低碳城市模式。其中,崆峒区建成了以煤炭-发电-建材-供暖-垃圾发电循环产业链示范工程为主导,包括百万头肉牛-百万亩苹果-地膜覆盖-智慧农业等生态循环农业、文旅康养大旅游为支柱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全区近三年示范工程节约煤炭69.9万吨,减少碳排放28.6万吨,实现经济总产值157.7亿元。此外,以崆峒山为核心的中医、道教文旅康养基地为中心的文旅康养产业已成为新兴增长极,带动绿色低碳转型。
华亭市是甘肃最大的煤炭基地,通过建设智能化绿色矿山和延长产业链,建成采煤-坑口电厂-建材-供暖-精细化工-二氧化碳捕集-下游加工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煤炭资源清洁循环高效利用,建设年捕集150万吨二氧化碳项目,华砚矿区工业污水、粉尘零排放,矿区绿化率达80%以上,减少碳排放5万吨,粉煤灰建材,煤制甲醇、聚丙烯等化工产品的年经济产值113.73亿元。
据悉,本次大会上,来自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内外政府官员、研究机构、社会组织、高校代表,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课题展开交流与探讨,旨在形成更多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记者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