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育英才
——嘉峪关市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嘉峪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资料图)。
酒钢三中。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宽敞明亮的教室、色彩斑斓的塑胶操场、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近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倾心回应人民群众期盼,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公平,推进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嘉峪关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嘉峪关教育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全力打造西部教育明星城市。”嘉峪关市委书记雷思维说。
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视角、新高度、新路径谋划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成立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审议全市教育发展改革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教育工作重大问题。
近年来,嘉峪关市先后印发并实施《嘉峪关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嘉峪关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纵深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教育发展机制,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教育服务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教育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嘉峪关市委、市政府还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五年累计财政投入26.3亿元。其中向上争取资金1.4亿元,系统推进学前教育工程、全面改薄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实施,并在改善教师待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教育投入在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占比达到16.87%,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十年来,全市累计新建校舍面积达到33.7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面积7.7万平方米。
为了积极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让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更高水平的应用,嘉峪关市切实加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套力度,建成云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地理教室、教学教室等各类功能教室200余间,教育城域网扩容达到4600兆,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基于现代化教学终端和宽带网络的高水平“班班通”实现全覆盖。
时下,嘉峪关市城乡的各个学校处处可见温馨舒适的校园环境。师生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成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多年来,嘉峪关市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嘉峪关市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着学生。
嘉峪关市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改革德育课程,整合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德育教学目标,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开发出系列德育校本课程。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把德育目标与学科教材建设结合起来,把育人贯穿和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全体师生齐聚在国旗下,10位教师代表走上主席台,声情并茂地诵读于谦《观书》、苏轼《和董传留别》等古诗;1000余名学生豪情满怀,齐声诵读王维《少年行四首》……诵读声响彻云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个个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改革的生动实践,探索构建了以思政课程为主体,各类课程、各类活动同向而行、协同效应的思政课教育模式,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让学校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
同时,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严格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开展沉浸式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与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在各学校建立木铎工作站,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