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溯源甘肃】
祁山堡:兵家必争的汉城雄关
本报特约撰稿人 马建营
祁山为中国古代西部历史地理名山,位于今礼县城东祁山镇祁山村南西汉水北岸,西距唐宋时期长道县治十里,东距盐官古城二十里。西汉时期,汉王朝为防范匈奴南侵,在祁山半山腰始建了祁山城。北魏时为“祁山军”,宋代称“祁山寨”,南宋中期后称“祁山堡”至今。距今已逾2100年的建城史,是闻名陇上的汉城雄关。汉末马超复仇围祁山、三国诸葛亮四出祁山、姜维伐魏、五胡十六国仇池公杨盛攻后秦、南宋吴麟抗金等许多历史事件均与祁山密切相关。
陇右名山 西汉建城
在古典史籍中,最早介绍祁山的当为西汉纬书《遁甲开山图》。该书虽然后来散佚,但在《水经注》《后汉书》《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路史》等古代文献中都有所引用。清代黄奭辑本《遁甲开山图》曰:“汉阳西有祁山,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御览四十四,寰宇记陇右道长道县。水经漾水注:祁山下有‘蹊径逶迤,山高岩险’八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曰:“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祁山在嶓冢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汉水径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垒之左右犹有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在上邽西南二百四十里”。《水经注·漾水》记载的祁山,即今礼县祁山堡所在之山。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北宋《太平寰宇记》、康熙版《礼县新志》、雍正版《礼县志》等地志史料均以此为祁山。
祁山城,位于祁山之上,初称“祁山城”,北魏时为“祁山军”,宋代称“祁山寨”,南宋中期后称“祁山堡”至今。诸葛亮故垒,即今西汉水南三华里处与祁山堡南北相对垒的祁山镇河台村观阵堡遗址。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仰韶文化晚期、常山下层文化原始先民定居祁山。秦汉时期,匈奴民族在中原北方的大漠南北迅速崛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大部之后,派蒙恬和公子扶苏抗击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南侵。秦朝覆亡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在冒顿单于统率下再度南侵,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然是汉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胁,并数次入侵边境,攻城屠邑,掠夺财物和人口,给西汉北方地区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山西大同东南),后依靠陈平的计谋才得以脱身,史称“平城之围”。经此战役,刘邦深感西汉王朝国力有限,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还要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进行贸易,以保持国民休养生息。即便如此,匈奴还是时常骚扰汉朝边界。文景时期,虽然延续与匈奴和亲,但为抵御匈奴的侵扰,也做了些防备工作。礼县境内祁山地带秦汉时期属于陇西郡西县,位处西北,靠近边地,邻近秦长城的最西点临洮,包括西县在内的整个陇西郡不时受到匈奴的南侵威胁。特别是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率骑兵十四万攻杀北地郡(郡治在今宁夏固原附近)郡尉,前锋到了雍(陕西凤翔)和甘泉(陕西淳化),并火烧回中宫。八年后,匈奴又从云中(内蒙古托克托县)、上郡(陕西榆林南鱼柯堡附近)两郡各侵入骑兵三万,长安城警报频传。 为了防备匈奴南侵,西汉王朝在原属秦国旧都古西县四角坪(今礼县东城区北四角山古城址)故秦城加强防御的同时,又在西县东部的战略要地祁山始建了祁山城。
马超复仇 首攻祁山
因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将匈奴赶出大漠北部、匈奴威胁被彻底解除,西汉王朝为防备匈奴南侵而始建的祁山城,在汉代并未起到实质性的军事作用。然而,从东汉末期开始,位处秦陇蜀三地要冲的祁山及其祁山古城逐渐登上中国军事历史的大舞台,祁山历史的战争开篇帷幕由马超拉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雄豪并起。建安十六年,马超与关中诸将韩遂、程银、李堪等十万人同聚在黄河、潼关地带,列阵布防。曹操领兵西征,与马超等战于黄河与渭水的交汇处,曹操用贾诩计谋离间马超、韩遂,致使马超联军内部互相猜疑,败走安定。曹操追至安定后引军东返,马超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并杀凉州刺史韦康,占据凉州治地冀城。
建安十八年,抚夷将军姜叙、羌道令赵昂、南安赵衢、安定梁宽以及尹奉等人结谋背叛马超。九月,姜叙、杨阜起兵卤城(今礼县盐官镇),赵昂、尹奉固守祁山(今礼县祁山堡)。马超闻讯大怒,赵衢趁机故意怂恿马超亲自出冀城进击。待马超一出城,赵衢和梁宽立刻紧闭城门,然后屠杀马超的全部家眷。马超出攻卤城姜叙不克后返冀城,梁宽、赵衢紧闭城门,马超失据,返回卤城。姜叙据守卤城,马超又进至历城(今西和县城北),得姜叙母亲,叙母怒骂超,马超大怒,杀了姜叙母亲及其子,烧城而去。杨阜率部与马超决战,身负五处重伤,终于将马超击败,马超向南投奔汉中张鲁。建安十九年春(公元214年),马超在张鲁支持下,为夺取凉州,报仇雪恨,卷土重来包围祁山,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千万各率部下万余人跟随马超。赵昂在妻子赵異的协助下守卫祁山城。姜叙、杨阜求救于长安城护军将军夏侯渊,魏诸将商议,向祁山发救兵需要曹操批准,夏侯渊曰:“公在邺城,反复四千里,比报,姜叙等必败!非救急之策也”。夏侯渊遂指派张郃督步骑五千,从陈仓(今宝鸡市)狭道行军,夏侯渊自督军粮在后。马超拥兵围攻祁山一个月,魏国救兵赶到祁山,与姜叙守军共同击败马超军,马超退回汉中,依附张鲁。
武侯四出 魏蜀争锋
三国时期的祁山城为与襄阳、合肥齐名的中原曹魏三大名关。蜀相诸葛亮为夺取关中,北定中原,多次出祁山进攻魏国控制的陇右地带。
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率蜀军十万进驻汉中,图谋北伐攻魏。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扬言由斜谷道北伐,并使镇东将军赵云、中监军邓芝据箕谷为疑军,魏大将军曹真举众当之。诸葛亮身率蜀军首出祁山,赏罚肃而号令明。到达祁山后,诸葛亮先派一部兵力围攻魏将高刚据守的祁山城,又派高详布防柳城,蜀军主力部队直奔街亭。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叛魏应亮。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放弃川原河道,上山据守,被张郃围困并断绝水源,兵败街亭。诸葛亮因先头主力受挫,遂撤军。魏将王双率军追击诸葛亮,被亮军斩杀。诸葛亮拔祁山所在的西县百姓千余家,退兵回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诸葛亮还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第二次攻魏,这次吸取前车之鉴,放弃祁山方向,北出散关围陈仓城(今陕西宝鸡境),攻城 二十余日未克,粮尽撤军。建兴七年春二出祁山(公元229年),这次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魏国的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迎战陈式。诸葛亮为了彻底拿下武都、阴平二郡,亲率蜀军一部到达祁山之南的建威城,郭淮感到取胜无望,遂退兵,武都、阴平二郡归蜀,使蜀国的疆界延伸至祁山以南。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诸葛亮第三次从祁山方向发兵,这次派遣丞相司马魏延、将军吴懿从祁山以西的石营道深入羌中,魏吴二将不负诸葛亮厚望,大破魏国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谿,后撤回汉中。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诸葛亮于上邽(今天水市)击败魏军,并成功抢收了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卤城、祁山。司马懿追击至卤城,然后在卤城北登山掘营,不与诸葛亮交战。魏将贾栩、魏平数次请战,并讥笑司马懿“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五月辛巳日,司马懿命张郃攻王平于祁山之南的南围,自己从中道攻击北围的诸葛亮军。诸葛亮指派魏延、高翔、吴班迎战,杀魏军三千人,铠甲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大败魏军。张郃在祁山西汉水南攻打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攻不能克,司马懿无奈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今礼县罗家堡)设伏射杀张郃后,还师汉中。经过三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率军十万(公元234年),与魏军二十万对峙于关中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计谋,遂进驻五丈原,魏、蜀两军相持四个多月。到了八月,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故在军中,蜀军后还师汉中。
公元256年正月(延熙十九年),姜维被后主封为大将军。六月,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今甘肃天水)会合。七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到祁山后,得知邓艾已有防备,乃改从祁山以西的石营道要冲董亭(今礼县木树关)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邓艾军抢占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据险拒守。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难克,后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进取上邽。两军战于卤城东北的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胡济失期未至,蜀军交战不利,士卒溃散,死伤甚众。姜维撤军,谢过引责,自请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仇池杨盛 两攻祁山
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氐人杨茂搜趁机于公元296年在祁山以南的今西和县仇池山地带创立了前仇池政权,史称仇池国。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仇池公、氐王杨盛背叛后秦,率领氐族军队前出西汉水,攻打后秦政权控制的军事要塞祁山城。后秦王姚兴以建威将军赵琨为前锋,立节将军姚伯寿统领步卒继后,前将军姚恢兵出鹫峡,秦州刺史姚嵩兵出羊头峡,右卫将军胡翼度从阴密出汧城,共同出讨杨盛。姚兴亲自率领轻骑五千从雍城出发,与诸将在陇口会合,讨伐杨盛,兵败撤军。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东晋太尉刘裕进攻后秦姚兴,已向刘裕称臣的氐王杨盛又帮助刘裕再次攻打后秦军队据守的祁山,并攻陷祁山城,拔之,然后率军逼近秦州。后秦后将军姚平赶来援救,杨盛带兵撤退,姚平与姚嵩追击。夏王赫连勃勃率四万骑兵袭击上邽,姚嵩与杨盛在竹岭激战,兵败身死。
吴麟固守 宋金鏖战
南宋时期的祁山位处宋金反复争夺的西汉水流域南宋西北边境前沿地带,类似于三国时期占据北方的魏国与占据南方的吴蜀政权南北对峙局面。金兵不时侵犯,祁山寨应时而生,初隶属于岷州,后岷州改称西和州。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金人侵犯岷州,吴麟提兵强化祁山固守,严阵以待。金人得知吴麟已到祁山,遂自动退师,宋金一时讲和。南宋嘉定十年冬(公元1217年),金将杨沃衍与元帅左都监内族白撒率金兵五千出巩州盐井(今漳县盐井镇),至故城(今礼县固城镇),遇到夏兵三百人,击走之。又迅速攻破西和州祁山堡,打败宋祁山堡守兵六千人,后又分三队人马,分别追击宋军至祁山堡以北三十余里。这次宋金祁山堡之战,共斩杀宋军四百人,生获十人,缴获马二百匹,甲仗不胜计,金人再次控制了散关。
公元1217年的宋金祁山堡之战,因金将杨沃衍“攻入西和州祁山堡,败宋守兵六千人”,致使祁山堡城墙损毁,房屋破坏,四百生灵在此战中惨遭涂炭,也是祁山历史上最后一次参战双方投入兵力逾万人的规模较大的祁山堡之战。
此后,祁山堡城作为冷兵器时代西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心的地位开始下降。随着元帝国礼店元帅府的建立以及明清时期西汉水流域长期政权割据战乱的结束,祁山堡城渐失其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