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二十四节气】为何用“寒”定义最冷节气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1-05 12:17:06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古人暖手的“手炉”。

雍正行乐图——围炉观书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 倪方六

二十四节气中小寒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进入“天寒地冻”模式。可以说,“寒”“冷”“冻”“冰”这四个字构成了整个冬天的全部,都是用来形容一年中最寒冷低温天气的。那么,古人为什么偏偏选择“寒”字来定义节气?古人眼中的“岁寒三友”是怎么来的?古人为什么在小寒节气特别强调“万物伏藏,去冻就温”?

“寒”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列子·汤问》:“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也是最冷的两个节气分别叫“小寒”“大寒”。明陈阶《日涉编》引《历义蔬》称:“小寒,月之初气也,阴气小极,故曰小寒。”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称:“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与大寒相承,与小暑相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小寒节气后人们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寒冷”。与这两个字相近的还有“冻”和“冰”字,反映了最低温时节的物候现象。

“寒”“冷”“冻”“冰”这四个字均表示非常的低温天气,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冷”称:“冷,寒也”;而释“寒”则称:“寒,冻也,冻当作冷”;释“冻”“冰”又绕回来,出现了互释现象,“冻,冰也”“冰,水坚也”。这里说的“水坚也”不就是水冻成冰吗?不仅可以互释,这四个字原始字形里均有表示古“冰”字的“仌”。既然如此,为什么定义这个节气时,古人不用其他三字中的一个?特别是“冷”字早期与“寒”一个意思,为什么节气不用“小冷”“大冷”来称呼?

其实,理由全在“寒”字本身。“寒”与“冷”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卜辞里,至今都没有发现。“寒”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大克鼎铭文上发现有“易女田于寒山”一语,后又在西周青铜器寒姒鼎铭文中找到了“寒”字。虽然金文发现的“寒”字不是出现在表示天气寒冷的语句中,但字的造型却把冷的程度表达得淋漓尽致。

大克鼎铭文中的“寒”字是会意字,有代表屋子的“宀”、表示干草的“茻”、象征水结成冰的“仌”,中间则是一个光着脚的“人”。其意思相当明确:气温低得连屋里都结冰了,一人抱来干草打地铺,并覆盖到身上,以此取暖御寒。“冷”字原始造型则远没有“寒”这么丰富的意思,而且“寒”字比“冷”字更冷,正如《列子·汤问》所说:“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因此,用“寒”来定义最冷的节气显然更为恰当。这与古人选择“暑”字来定义最热节气,而不用“热”字是一个道理。

古人如何理解“小寒”节气

《史记集解》:“暖以长物,寒以成物”

道家认为,小寒时“阴气”仍很重,温度极低,但自冬至后“阳气”日渐转强,有“一阳来复在冬至,心礼火发在小寒,五运六气大寒始”的说法。宋朝文人米友仁《醉春风·一阳来复群阴往》词中亦称:“一阳来复群阴往,吾道从今长。”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理解“小寒”这个节气的?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西汉孔安国语称:“雨以润物,阳以乾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时,所以为众验。”“暖以长物,寒以成物”是古人对小寒这个节气理解中最富哲理、最经典、最励志的一句话:不经历严寒就没有成熟与成功,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大多是通过对物候的悉心观察而来的。“小寒花信”南北有所不同,主要是梅花、山茶花、水仙花,其中梅花最有代表性。梅花在小寒时节最美丽,其红、黄、绿、白的色彩,与雪竹、青松一起,把“不近人情”的严冬渲染得特别有气氛,梅、竹、松因此也被拟人化为“岁寒三友”。

踏雪赏梅是古人小寒节气乃至整个冬天里最有韵味的雅事之一,历代留下的人生感悟诗文很多。如南宋文学家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称:“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毛泽东用相同词牌写出的词则是另一种境界:“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小寒到来后,不只梅花等植物“响应”,动物界也“活跃”了起来。古人发现,大雁、喜鹊、野鸡这三种动物在小寒节气前后有突出表现,于是归纳为“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三候一说源于《逸周书·时训解》:“小寒之日,雁北向;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对此,历代都有学者进行过解读,其中以元人吴澄的理解被引用最多。他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雁北乡”:“乡(xiàng),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苏轼诗称“春江水暖鸭先知”,而阳气动则大雁先觉。大雁是一种大型候鸟,秋南飞,春北归,而最早的北归行动就是于小寒节气前后,这表明地球北半球的气温开始回升,古人称为“阳气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称小寒的第二候是“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喜鹊是古人眼里的吉祥鸟,它的表现让小寒有了“喜气”。

小寒的第三候是“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gòu),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寒节气到来后,现在稀少但在古代十分常见的野鸡(雉),不论公母都开始鸣叫了。

在大河冰封、大地冻结的时节,梅花开放、大雁北归、喜鹊筑巢、野鸡齐鸣……令寒冷的严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古人眼里的“小寒”可谓满满的正能量!

古人为什么重视“小寒”

《遵生八笺》:“万物伏藏,去冻就温”

在冬季六个节气中,古人似乎更在意小寒节气,有“小寒胜大寒”“小寒大冷人马安”等说法。古人认为,如果小寒物候反常即非好兆。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解》称:“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宁;雉不始雊,国大水。”

小寒与大寒一样,在节气到来当天,喜阴不喜晴,要冷不要暖。农谚有“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干裂”“小寒大寒不冷,小暑大暑不热”。这两句谚语,在阐明“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的对应关系后,也点出了冬夏两者之间在气候上的联系,即冬天雨雪少,明年夏天雨水少,往往有旱灾,即所谓“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如果冬天不冷,那明年夏天就不会太热,害虫多,农作物成熟度低,往往歉收。相反,第二年年景会不错,“小寒节日雾,来年五谷富”。

这些谚语都是古人对气候长期预测“岁卜”得来的经验之谈。类似的还有“季卜”,如“小寒寒,惊蛰暖”“小寒暖,立春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蒙蒙雨,雨水惊蛰冻死秧”“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等。而小寒与大寒之间,也有气候上的对应关系,谚称“小寒不寒寒大寒”。类似说法还有:“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冻土,大寒冻河”。这些谚语,意在提醒人们注意早做准备,防冻防灾,可见小寒在农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意小寒,还因为这个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小寒到了,寒冬腊月也就来了,此时古人特别注意保暖和保健。小寒后冬天的棉衣全都会上身,牲畜也要加料,“人到小寒衣满身,牛到大寒草满栏”。小寒节气还要讲究养生与食补。明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冬卷”称:“季冬之月,天地闭塞,阳潜阴施,万物伏藏,去冻就温,勿泄皮肤大汗,以助胃气。”又称:“勿甚温暖,勿犯大雪。”

小寒天气最冷,与小暑时讲究“伏”一样,古人一般不会选择外出。对应的字是“焐”,如“焐在家里”“焐被窝”,讲究一个“藏”字,具体的外在现象就是“冬闲”。同时,也不会选择做易出汗的剧烈运动。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小寒则是“思归节”。小寒首候“雁北乡”,试想大雁都知道回归了,作为人子是不是更应该“回家看看”。所以,在外打拼的古人一般到了小寒就要收拾行囊准备动身返乡。因为小寒一到,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就不远了!

相关链接

古人如何御寒

天越来越冷了,街上的人们纷纷穿起了棉衣和羽绒服。在御寒手段有限的古代,除了烧火取暖,古人们还有哪些奇特的取暖方式呢?

“壁炉”与“火墙”

在秦朝时,贵族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壁炉”“火墙”取暖。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发现了三座“壁炉”,壁炉主要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

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已经具备了火炕、暖气的雏形。到了明清,“火墙”的做法更加成熟。建筑师会在宫殿的墙壁中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面挖火道,炭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在炭口点火后,热气就会顺着整个夹墙瞬间提升屋内的温度。

古人的“羽绒服”

提及羽绒服,会让人联想到这可能是近代的产物。其实,原始版“羽绒服”在古代便已有端倪。唐代安乐公主的“羽绒服”百鸟裙用羽毛制成披挂在外面。《新唐书》记载:“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一种名为“鹤氅”的御寒服饰,例如“雀金裘”“凫靥裘”分别以孔雀毛与水鸭毛制成,也可以算作“羽绒服”。

“低能耗”暖椅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细致地记录了他发明的“暖椅”。他声称暖椅能把周身全部容纳进去,暖椅前后各有一扇门,两边安有木板,臀部下面和脚下都装有栅栏。用栅栏是为了让火气进来,用木板则是让暖气完全保留下来,前后安门是为了前面进人后面进火。并且在暖椅上设置了一个扶手匣,用来盛放笔砚。别具匠心的设计,却有着超低能耗,从早到晚只需四块小木炭。暖椅除了可以坐躺外,甚至可以成为轿子的替代品。

火盆和手炉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诗中,白居易披露了两个御寒的小秘诀:喝酒和火炉取暖。

喝酒御寒是古人常常会采用的一个小方法,虽不一定科学,但饮酒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短暂时间的取暖还是可以的。白居易用火炉来暖酒,酒来暖身子,是大雪天留住客人的绝妙取暖办法。

火炉的形状大小有很大的区别,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西瓜大小,随手可提。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加上一个箱形秀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别的东西。

清代《雍正行乐图》套画中,古代文人雅士围炉而坐,取暖御寒。其实,“围炉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有条件的用精致点的火盆,没条件的用泥盆,不过是“精装版”“简装版”的区别。因此,不管是诗词还是书画,火盆的出现频率非常高。

到了唐代,人们又用铜制成手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脚炉比手炉要大,可放在脚下暖足。此外,还有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川味十足的椒房殿

花椒只能作香料?古人可比我们有创意!古书《三辅黄图》记载,汉代在未央宫中设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涂墙壁做保温材料,“取其温而芬芳也”。冬天置身其内,有御寒保暖之效。

以花椒为保温涂料的方法更为后人所效仿。《世说新语》里记载,西晋时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而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也有“香壁本泥椒”的文句。这样的房间果然川味儿十足!

(本文由编辑综合整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