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李丽莉:强化科技要素保障 赋能工业拓存增量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1-10 09:21:39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强化科技要素保障 赋能工业拓存增量

李丽莉

工业是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脊梁,科技进步引领工业发展,是我省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赋能的关键要素驱动力。我们要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强科技赋能强工业、深入推进工业领域的拓存增量、培育壮大科创平台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等措施,强化保障工业发展的科技要素保障,推动科技链工业链相互赋能、协同发展,为今后我省工业“拓存增量”提供有力要素保障。

以强科技赋能强工业行动走深走实。围绕《甘肃省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主要目标,汇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增强基础研究能力、科学发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让技术支撑成为工业提质增效的主要推动力。一是支持强化链主企业创新示范作用。支持我省确定的14条产业链链主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在科技计划项目攻关、政策引导、财税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其技术创新示范,强化推动金川集团、酒钢集团、兰石集团、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强化优势链主企业创新引领带动。二是强化统筹科技型园区与产业园区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技术园区平台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的作用,推动我省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与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协同合作,强化对产业园区主导产业技术支撑和技术引领。三是支持重点工业行业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统筹,强化技术创新对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产业技术供给,延伸增强新能源、军民融合、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技术攻关能力,增强新材料产业技术供给。积极推动科技抗疫研发攻关,加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陇药”抗疫、中医药康养、生物制药等重点领域科研能力建设。

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拓宽存量。一是强化科技为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赋能。着力推动智慧矿山、智能工厂、数字化技术等技术与我省传统产业有效融合,精准对接传统工业部门技术改进需求,推进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二是着力实现重点传统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以实施传统产业“三化”改造为抓手,重点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钢铁、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关键技术领域,集聚优势资源,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推动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国产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应用。三是以产品为导向推动创新实践。坚持产品导向,依托我省以酒钢、金川集团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率先以产品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模式,拓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空间,把以产品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攻克关键技术,研发个性产品,推动我省传统产业领域通过产品创新向产品价值链延伸。

以科技创新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增量。借助国家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发展机遇,强化科技创新,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一是推动我省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核产业等重点领域产业技术攻关。聚焦新能源风光水储互补、高效储能等卡脖子技术短板,推动技术创新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谋划落实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项目。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链,在兰州、酒泉、嘉峪关、天水、庆阳等我省主要工业发展城市加快谋划布局一批高技术项目产业技术项目,强化高技术项目对重点产业链发展支撑。三是建立我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跟踪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中医药抗疫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动态,赋予我省技术创新团队充分的研发自主权。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建设优势领域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以技术提升、融合创新、数智赋能、市场推广、规模扩张等方式全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业态的发展,做好增量文章。

以培育壮大科创平台赋能工业提质增效。一是推动我省现有科技实体强基升级。遴选一批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科技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扶持,努力推动其在竞争中加速成为本行业和本领域的“领头羊”。二是以打造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为支撑点,支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提质增效。尽快在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面有重大行动,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实现实质性跃升。三是加强企业创新联合体协同发展。聚焦全省重点产业方向,组建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对成熟的创新联合体给予资金、政策等要素支持。支持企业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强化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实现科技链配置产业链。

(作者为省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