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总结了去年以来全省“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为全省“三农”工作描绘了新蓝图,全省上下坚定信心,躬身实干,奋楫扬帆再启航。
锚定目标 建设农业强省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勾勒出建设农业强省的“蓝图”。建设农业强省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着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提出了2023年、未来五年和到2035年建设农业强省的奋斗目标,强调在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形成强大合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用创新举措打开局面;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整体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因情因势做好工作;坚持躬身实干,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守牢底线 夯实“三农”基石
抓好防止规模性返贫和确保粮食安全两大底线性任务,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
甘肃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努力做到“三个重在”:监测帮扶重在精准有效,脱贫地区重在加快发展,协作帮扶重在拓展成果。将充分用好政策支持,完善动态监测机制,不断缩小脱贫群众与其他农民、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提升。
确保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甘肃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上肩负重要使命。甘肃将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全省剩余撂荒地整治,大力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聚焦千万亩以上的主粮品种,以耕地提升、种子种质、大类品种和多元供给为抓手,实施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全国粮食安全大局作贡献。
做强产业 确保稳定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群众要致富,产业是支柱。甘肃将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挖掘“土”的资源,在科学保护中提升原生态价值,在适度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综合利用中催生多元效应。放大“特”的优势,着力塑造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提高“产”的效益,强龙头、带产业,延链条、拓产业,聚集群、强产业,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文章。
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甘肃将强化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强化利益联结,发挥党委政府引领作用、企业牵引作用和合作社纽带作用,让农民真正得实惠;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增强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标本兼治 建设和美乡村
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在农村基本过上现代生活,是甘肃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目标。甘肃将做到“三个突出”:村庄建设突出积极稳妥、人居环境突出治污治乱、设施服务突出延伸增效。继续大力推进“551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加快“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解决农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抓好治污、治乱两件民生大事,提升乡村“颜值”,完善公共服务,让乡村环境更美丽,农民生活更美好。
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主体是群众。甘肃将进一步优化科技供给,强化农业科技研发,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强化科技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土地承包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群众从“要我发展”转向“我要发展”。
甘肃将聚焦“强保证”,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协调配合、干部培训、人才引育、要素保障、督察考核等机制,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5个省级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资金保障等12个专责工作组各司其职,各级相关部门拧成一股绳,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民的干部,打造一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拓展“三农”融资渠道,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全省上下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合力。
回望2022,甘肃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取得新成效,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发展动能得到新激发;展望未来,陇原儿女将躬身实干、接续奋斗,扎实开展“三农”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记者洪文泉 王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