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花牛苹果大奖赛、天水农产品品牌孵化及产销对接会等一系列线上线下宣传促销活动如火如荼;“百日攻坚”行动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为主的村庄清洁行动立竿见影;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当下,行走在天水大地,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2022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疫情防控和“三农”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业农村改革等工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前三季度,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9.82亿元,增速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增长6.6%。
多点发力 守牢粮食安全“生命线”
2022年,全市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18万亩,占任务的103.6%;完成粮食收获面积481.38万亩(夏粮),总产量134.98万吨,较上年增加1.96万吨,增幅1.47%。共排摸撂荒地61.16万亩,整治撂荒地58.59万亩(其中今年整治21.28万亩),整治率95.8%;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8.95万亩,超额完成了年内80%的目标任务……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天水市严格落实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制定印发了《2022年全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将粮食播种任务分解到县区、细化到地块,将撂荒地整治纳入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年度考核,建立了撂荒地排摸整治和周调度制度,并通过“农户自种、亲友代种、土地流转、组织托管、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兜底”等“六个一批”整治模式,扎实开展撂荒地排摸整治。全面落实“地膜、种子、植保、沃土、农机”五大科技增粮措施,示范推广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宜机械作业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加快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加大粮油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繁育推广支持力度,大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科技增粮措施,提高了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
仓廪实,天下安。天水守牢粮食这块“压舱石”,确保天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步伐更加稳健,动能更加充沛。
立足优势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近日,由《中国品牌》杂志社、中国品牌网联合在北京线上举办的“2022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上,《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我市“花牛苹果”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765个入围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名单中脱颖而出,位列“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75位。
农业品牌化日趋成为农业转型升级、消费需求满足的重要抓手。正是凭着对品牌价值的高度认识,2022年,我市深入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组织实施了麦积花椒、天水花牛苹果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3个,新培育“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24个,累计培育“甘味”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商标品牌45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3个,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达到298个,“花牛苹果”连续5年荣登中国果品品牌价值榜,甘谷县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重点。我市充分发挥农业优势,抓住农业兴农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三年倍增行动”,组织召开了全市乡村产业发展暨设施农业建设现场会,启动实施老果园改造提升项目,全面推进果品产业迭代升级、蔬菜产业提质增品、道地中药材标准化提升工程,新建冷藏保鲜设施25座,新增库容3.35万吨,完成果园提质增效26万亩,改造低质低产果园5.02万亩,创建市级果品、蔬菜标准园各20个、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22个,预计全年果品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亩、产量达257万吨、综合产值达108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111万亩、产量达272万吨、综合产值达102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6.5万亩、产量达5.8万吨、综合产值达16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助推器。我市不断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强化“五有”合作社建设,加大家庭农场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培育龙头企业19家、合作社667家、家庭农场226家,总数分别达608家、10193家、2570家,“五有”合作社达5440家、占53.4%,132家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社会化服务托管小麦10万亩、玉米2万亩。同时,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争取中央和省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6057万元,落实农业保险品种39个,完成承保种植作物163.18万亩、畜牧养殖74.28万头/只/箱/匹,完成率102.41%,覆盖农户25.97万户。
乡村治理 让农村更美更宜居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昔日的农村面貌已经成为历史。眼下,我市城乡面貌处处呈现整洁美,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颜值”不断升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庞大复杂工程。2022年,我市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组织开展以“三清理四整治五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百日攻坚”行动和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为主的村庄清洁行动,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下实手解决农村环境治理顽疾,有效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共清理生活垃圾3.6万吨、村内沟渠1.26万公里、畜禽粪污9026吨,整治乱搭乱建4.37万处。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60358座,占总任务的100.34%。
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应有之义。我市深化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治理等做法,全面推进麦积区麦积镇红崖村、清水县黄门镇小河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持续开展清水县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建设,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0个。同时,我市紧盯增活力提后劲,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在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已受理调解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各类纠纷102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23万亩,总面积达128.23万亩。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2491个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64亿元,村均10.59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全覆盖。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