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聚焦2023甘肃两会】省政协委员颉建明:促进甘肃戈壁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3-01-13 16:01:51

省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颉建明(甘肃农业大学供图)

本网记者 沈文刚 宋芳科 任磊 

戈壁农业是在戈壁、荒漠等不适宜耕作的土地上,以日光温室等农业设施为载体,以基质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生产蔬菜瓜果的设施农业,符合沙产业和循环农业的理念,具有“多用光、少用水、不占地、高效益”的特点和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资源的优势。

随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我省河西走廊30余万亩戈壁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粮菜争地、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有量间的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发展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省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颉建明说。

“产业体量小,尚未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首当其冲。”颉建明介绍,30余万亩戈壁农业分布在酒泉、张掖、嘉峪关、金昌等地,分布地域较广且分散,加之种类品种多,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同时,购销两难的局面满足不了大市场的产品需求,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农业设施建造成本高,投资主体少。此外,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品牌培育和宣传营销不力,产品优质优价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优质优价未能充分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为发展戈壁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为此颉建明建议:

1.强化顶层设计,扩大戈壁农业发展规模。设立戈壁农业规划项目,召集生态、环保、水利、农业部门协同攻关,依据河西走廊不同区域的水资源、非耕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规划戈壁农业的发展面积、区域分布、设施类型,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戈壁农业发展规模。

2.拓宽戈壁农业资金扶持力度,激发戈壁农业发展活力。针对戈壁农业投资高,回收期长的特点,尽快制订建设资金奖补及相关投融资政策,将戈壁温室建设整体纳入农机补贴,并适当提高补贴比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戈壁农业建设。将戈壁农业占用土地(非耕地)纳入土地占补平衡的范畴,并把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戈壁农业设施建设,有效缓解戈壁农业投资困难的局面,激发戈壁农业发展活力与动力。

3.强化科技创新,提高戈壁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型设施农业结构、配套农业机械、装配智能化设施、农机农艺融合,降低劳动力投入,增强环境调控能力,实现标准化生产,切实把我省戈壁农业培育成全国设施农业的领跑者。

4.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及品牌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戈壁农产品品牌,加大戈壁农业高品质特色的宣传力度,提高戈壁农产品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实现产品的优质优价。

5.加大对戈壁农业发展的指导力度。成立戈壁农业专家指导组,对戈壁农业的设施类型与结构、栽培基质、环境调控、栽培模式、绿色防控等建设与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指导,避免出现建设烂尾、设施性能低下、撂荒闲置等问题造成的损失,保障戈壁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