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工匠精神” 做好花卉文章
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引领花卉产业蓬勃发展
新区农投集团智能温室内工人在工作
市民购买鲜花
工人在工厂鲜切花卉
隆冬时节,走进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自主建设运营的智能温室,一株株展颜吐芳的鲜花,茁壮成长的花苗在温室里汇成了色彩缤纷的“花海”,产业工人正对花卉进行修剪、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2018年,农投集团农科公司初步尝试小规模的温室花卉百合、迷你玫瑰等盆栽花卉的种植。自此起步,公司以项目为点,勾勒产业为线,发展经济为面,拉长产业链条,逐步从种植温室花卉拓展到情人草、满天星的露地花卉种植,加快产业转型,从开始的“牛刀小试”,一步一步打造出了新区独有的花卉产业集群,跻身进入了西北区域鲜切花卉生产梯队,展现出了国有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为逐步提升产业“含金量”,农科公司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温室灌溉、环控等技术,积极打造花卉数字产业园,形成了温室精准环控、灌溉、施肥等标准化的作业体系,开展花卉新品种培育、植物病虫害检测以及防控等工作,自产花卉品质上乘、色泽艳丽。科技赋能“花样经济”的同时,公司不断引入花卉新品种约百余种,标准化采后处理流程有效地促进了鲜切花品质的再次提升,现基地平均日产鲜切花卉可达30万枝,累计产出鲜切玫瑰娜欧米、紫霞仙子、雪山系列等主打花卉约9500万枝,培育蝴蝶兰、丽格海棠等盆栽花卉约370万盆。
农科公司以增点扩面为切入点,加大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加快鲜花保鲜、干燥处理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公司技术人员带头掌握“针盘定植法”,首次成功试种“世界名花”郁金香;积极攻克鲜切花卉种苗培育难点,实现了外采花卉种苗到自产鲜切花卉种苗目标,达到了单纯生产向种苗研发生产的初步转型目标,填补了兰州新区鲜切花卉育苗技术空白,打开了兰州新区花卉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新局面。公司自产鲜切玫瑰凭借产地特有优势,初次亮相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斩获银奖和铜奖,进一步为促进新区自产花卉新品种、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夯实了基础。
“当前,公司稳定的花卉销售网络分布全国各地约70个城市。” 农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在销售上寻求突破口,打破传统的花卉销售思维,公司打造花卉交易中心,以艺术“加持”助力产业升级,从单一销售盆花到定制花镜、组合盆栽,扩大了花卉的欣赏及应用形式;逐步提升自身优势,成功取得出境种苗花卉生产企业注册登记许可证,打通了对外销售渠道,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在提高花卉产业附加值的同时,不断融入了会展游、研学游、团体游等新内容,带动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近年新区花卉产业的闪亮名片。
设施农业的大力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捧上了“金饭碗”,拥有了新的身份——产业工人。公司聚焦稳岗就业“发力”,积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牵线搭桥”,多次组织和参加各类大型招聘会,把舟曲搬迁居民、失地农民等纳入重点吸收对象,狠抓技能提升培训力度,授人以渔,培养出了一批懂花、会种的“本土”花农,已累计吸纳产业工人近千人,人均年收入增长66.7%,促使产业致富的“幸福之花”越开越艳。
“一朵鲜花带动一方产业,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经济。我们将用‘花匠’精神做好花卉文章,做优花卉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让以美丽花卉为主体的‘花产业’在秦王川大地绽放出了朵朵‘经济花’。”展望未来,农科公司信心满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