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吴庭栋
他们不是专业演员,没有专业乐队,村里大到七旬老人、小到十几岁的少年,随口就能哼出几出折子戏;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自编自导秦腔节目,传承了半个世纪。
演出现场
在刘山村人看来,不唱大戏,整个春节都过得没精神。大年初六,沿着陡坡进村,山腰新修建的一座大戏台赫然而立。台柱上张贴着鲜红的楹联,上联“度春节载歌载舞颂党恩”,下联“逢盛会建设乡村新文明”。
演出后台
据村里老人介绍,从1962年开始,每到春节,村民们自筹资金,穿上戏服,互相化妆,登上简陋的舞台,排演了《铡美案》《三对面》《金沙滩》等27个秦腔节目,每年春节期间演出十多场。
演出现场
刘山村位于成县纸坊镇北部山区,该村于1962年由村民魏守志、邓科汉、王仲西等十几位秦腔爱好者创办了秦腔业余自乐班。由于条件艰苦,魏守志等老一辈秦腔爱好者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添置服装道具。1980年,村民们利用3年时间集资修建了土木结构的简陋戏台,正式成立了刘山村业余秦剧团。
据介绍,目前村里的剧团演职人员不到40人,演出剧目达27本。
2017年3月,投资45万元的刘山村文化广场及时改善了村里的文化娱乐条件。
演出前补妆
吼一声秦腔就是过大年。从正月初五开始,这个小山村开始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光。每场演出,文化广场都挤满了人,伴随着一阵阵紧促的锣鼓声,村民们发自肺腑,吼出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断桥千年桥不断,永不了结铡美案;世世代代游西湖,长生不老王宝钏。” 这是传承,也是美谈。相信刘山村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会越来越好!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