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帮到心坎上 扶到最实处
——省公安厅发挥职能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乡村建设项目纷纷落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安康……近年来,省公安厅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帮扶积石山县8个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与公安工作有效衔接,夯基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履铿锵有力,书写了乡村振兴公安有为的时代答卷。
巩固成果有效衔接
防止返贫“守底线”
省公安厅始终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任务,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出实招。
省公安厅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残灾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户为重点,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坚持每季度开展1次逐村逐户拉网摸排,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及时救助帮扶。建立“三类户”及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机制,实现从“兜得住”向“兜得牢”转变,实现“病有所医”向“医有所保”转变,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省公安厅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组织领导、条块责任、工作推进、制度保障、措施方法、政策支持、考核评估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有效衔接、有机转换到乡村振兴上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紧盯目标强化措施
帮办实事“夯基础”
省公安厅有序推进成果拓展、稳步实现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形成强大合力。组织动员厅属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三支力量,整合资源,集中帮办了一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省公安厅自筹和协调有关部门及爱心人士支持帮扶村实施了一些基础性、公益性建设项目,先后建成郭干乡王家村和大杨家村、关家川乡杓家村、徐扈家乡乔干村文化广场6个,给8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335盏,修建大杨家村和乔干村水利护坡3条,村道硬化全覆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省公安厅帮建养殖合作社3个、扶贫榨油坊2个,组织合作社分红5.6万元。指导群众种植花椒、油菜、中草药等产业3600余亩。组织开展机动车驾驶人培训2760余人,举办牛肉拉面培训和养殖、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2300余人次,先后帮助1200余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省公安厅坚持教育帮扶助推乡村人才和文化振兴,先后组织帮扶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和致富能手赴庄浪、宕昌、康县等地学习观摩,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
绘就乡村新画卷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无论是积石山上还是大河滩畔,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明显改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群众精气神焕然一新,乡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省公安厅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两委”班子,不断提升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坚持文化引领乡风文明振兴,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情实际,开展系列评选表彰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平安甘肃作为公安机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从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突出问题,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蝶变。
站在新的起点,省公安厅将牢记“国之大者”,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发挥公安职能优势,点燃产业“新引擎”,释放发展“新活力”,提升乡村“新颜值”,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