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临夏砖雕:传统技艺永不灭 双手雕出致富路

来源/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作者/ 时间/2023-02-12 17:31:09

2018年11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大力支持下,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夏砖雕,设立临夏砖雕非遗工坊。非遗工坊现有员工86人,含中高级工艺美术师12人,人均月收入4500元以上;建立连锁工坊3家;技术(专利)授权产品107种;吸纳精准扶贫户12名,其中残疾人4名。2021年,非遗工坊被确定为甘肃省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并先后荣获全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先进集体等50多项荣誉。

一、基本情况

临夏砖雕非遗工坊充分利用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良好的生产加工设施、研发设计团队和工作环境,开展临夏砖雕技能培训、文创产品研发和销售。采用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方式,创新产品设计、提升产品价值,促进临夏砖雕的传承发展,全面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临夏砖雕”是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手法,同时注重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方式与砖雕艺术相融合,既保留特有材料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多样化的艺术特征。近年来,临夏砖雕非遗工坊将传统雕刻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所生产的砖雕广泛应用于寺庙、园林和民居建筑中,文创产品用途从房屋建筑、围墙装饰等转变成花瓶、笔筒等工艺品,成为日常生活用品。通过技能实践培训、发挥平台基地作用、加大宣传推介等,工坊建设和管理成效明显。

注重技能实践培训。非遗工坊成立以来,结合临夏砖雕特色,积极探索“公司+”模式,形成了产学研创新协同、全产业链发展、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办学双机制育人等机制,突出就业工坊实践性,践行“以工为主、以学促工、工学结合”教育新模式,与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兰州理工大学实习基地、西北民族大学干部培训学院现场教学点、甘肃省特色科普基地、临夏现代职业学院雕刻人才培养基地、临夏州职工技能培训基地、临夏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及读者研学旅行教学基地。两年来,累计培训学员200多人。临夏砖雕非遗工坊通过人员培训、技术孵化、吸纳就业和技术授权、派发订单、建立连锁工坊运行等多种形式,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了“砖雕艺术传承基地”“古建材料供应基地”和“文化旅游体验基地”。

发挥平台基地作用。非遗工坊设立了临夏青韵博物馆,搭建砖雕艺术研学体验平台,开展各类研学活动,与甘肃读者印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读者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甘肃读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临夏分公司等10余家旅游研学及教育机构设立研学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兰州、白银等地中小学生研学团队150多场次,累计接待研学人数5万多人。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非遗工坊注重宣传展示工作,积极参加在兰州老街举办的甘肃省首届“非遗购物节”、第八届中国—中亚论坛砖雕展演、全省冬春季乡村旅游产品线路推介活动展、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创业达人”评选活动暨2021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大赛、2021年中国工业设计博览会等活动。研发推出了临夏砖雕文创产品35件;出版发行了《临夏砖雕》《河州砖雕艺术》等书籍,编印《临夏砖雕》画册,摄制了《传承砖雕千年绝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掠影》《青之韵》《青韵砖雕》《初心》《和谐中国梦》等宣传片;在庆祝建党百年期间,工坊把党建元素与非遗传承保护相结合,以“建党百年辉煌路、启航时代新征程”为主题,组织非遗传承人雕刻建党百年主题微雕,参加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作品展,激发了广大师生对临夏砖雕的热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整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