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非遗工坊:扩展“朋友圈” 激活“经济圈”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2-13 16:02:14

甘肃非遗工坊:扩展“朋友圈” 激活“经济圈”

庆阳香包

临夏砖雕

“打卡”兔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新年吉祥物——“红火兔”“富贵兔”刷爆了“朋友圈”,也活跃了“经济圈”。在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公布的全国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中,庆阳香包绣制榜上有名,同时入围的还有裕固族服饰及临夏砖雕。

从“非遗+扶贫”模式,到行走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三名非遗工坊“优秀生”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

庆阳香包绣制 辐射发展全面开花

2019年12月,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设立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通过积极与市场对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博物馆”的商业模式。并对从业人员展开技能培训,3年多来,累计培训8000人次,培训设置课程既“接地气”,又“干货”满满,深受欢迎。

同时,非遗工坊紧抓文旅融合机遇,创办扶贫车间,开设淘宝店铺,并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解决了近百名农村贫困户和200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辐射带动农户就业4000多家。

乡村振兴,岂能少了非遗工坊的身影。“义渠村”非遗田园综合体就是成功案例之一,与市场相结合、与自然生态相结合,一个立体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非遗示范基地拔地而起。尤其是连续举办七届的“义渠村——菊尚之约”文化旅游活动,带动邻近3个村近百名村民参与,5万多游客前来“打卡”,让当地人与旅客由衷点赞。

裕固族服饰 华美服饰传递文化活力

肃南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

作为民俗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裕固族服饰,无论出现在舞台上,还是行走于大街小巷,都让人们惊叹于服饰的华美与惊艳。这一刻,它们不再是普通的衣物,而是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

2019年12月,肃南萨尔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裕固族服饰,设立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

裕固族服饰的特点就是集多元文化于一身,在五彩斑斓的服饰中,敦煌壁画、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等众多历史遗存的古回鹘文献、壁画等文物,都是其汲取养分寻找灵感的“根基”。于是,非遗工坊开发出的萨尔玛七彩福鱼、萨尔玛钱袋、萨尔玛绣包等产品格外吸睛。

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非遗工坊将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文化和当前在肃南县明花乡畜牧业中的骆驼产业、沙产业相结合,萨尔玛骆驼、萨尔玛12生肖钱包、尧尔娃娃挂件等非遗产品令人爱不释手。

紧随其后,复古风非遗手作已全新出炉。拓宽工坊发展渠道、整合各方资源,文创产品转化、开发,创新一直在路上……

临夏砖雕 非遗扶贫照亮生活

看临夏砖雕,必去的地方是临夏八坊十三巷。穿梭其中,目之所及,一处处雕刻着历史和人文景观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耳边仿佛响起了河州花儿,茶马互市上的集市文化生动再现……

说临夏砖雕,必看的地方就是临夏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临夏青韵砖雕有限责任公司。

该工坊自2018年11月挂牌成立以来,在86人的员工队伍中(扶贫户12名,其中残疾人4名),人均4500元以上的收入让非遗扶贫成为照进美好生活的一束光。

临夏青韵砖雕公司职工小张在公司已干了6年,工作认真又能吃苦,好的时候每个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再也不用各处打散工,收入也比以前好,还学了一门手艺。”小张说。

这束光也照亮了莘莘学子和想拥有一技之长的有志之士。

这家砖雕公司,已成为兰州理工大学实习基地、西北民族大学干部培训学院现场教学点、甘肃省特色科普基地、临夏现代职业学院雕刻人才培养基地、临夏州职工技能培训基地、临夏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及读者研学旅行教学基地。

得益于“公司+”模式,非遗工坊突出就业工坊实践性,“以工为主、以学促工、工学结合”,形成了产学研创新协同、全产业链发展、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办学双机制育人等机制。2年多来累计培训学员200多人,一技在身,再加上非遗工坊的平台,学员前途一片光明。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图片由甘肃省文旅厅提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