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日报|柴守玺委员:聚焦增产 深耕不辍
王锦涛
雪下了一上午,忙着准备提案的柴守玺,起身时才发现,窗外已是银装素裹。“瑞雪兆丰年!”柴守玺说,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而让农田变良田,既是他的研究工作,也是他的提案方向。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柴守玺在北方旱作农业区聚焦粮食增产,已有四十载。“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粮食要高产稳产,必须要让农田变良田。”柴守玺说,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一定要紧跟时代、关注现实。
多年前,柴守玺就开始科研攻关粮食增产问题,并将小麦作为主攻对象。“好的农业技术,沾泥土、接地气。”柴守玺说,西北中低产田比例较高,是今后我国增粮的主要潜力带。要提升耕地质量,首先要从秸秆还田、深耕改土、中低产田改造入手,在持续增产和提高区域粮食自给能力基础上,推进农业朝绿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近年来,柴守玺带领科研团队,针对西北干旱瘠薄、水热不足等瓶颈限制,研发出秸秆带状覆盖还田绿色生产技术,较传统无覆盖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这一技术不仅增产保墒效果显著,而且秸秆还田后可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结构,优化耕层水肥气热状况。“这将实现大量富余秸秆的高效循环利用,避免地膜污染和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可能改变西北旱作区过度依赖地膜和化肥问题,节本降耗增效。”柴守玺说。
柴守玺说,作为农业科研人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必须心怀“国之大者”,从农业产业体系角度,良种良法结合、农机农艺结合,提高耕地质量,控制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减轻土壤和农产品污染,让沃野千里麦浪万重,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