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北京正式开展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23-02-17 09:05:00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参观者在“殷墟甲骨”专题展厅参观。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参观者在“殷墟甲骨”专题展厅参观。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在“居延汉简”专题展厅,参观者拍摄汉代相利善弊剑册(仿制品)。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在“居延汉简”专题展厅内,汉代候史广德坐罪行罚檄(仿制品)吸引参观者。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在“敦煌遗书”专题展厅,唐代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十吸引参观者。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参观者在“敦煌遗书”专题展厅参观。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在“明清档案”专题展厅,清代光绪二十年金榜吸引参观者。此金榜上的状元为张謇。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在“明清档案”专题展厅展出的明代崇祯年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在“明清档案”专题展厅,金匮吸引参观者。金匮原存放于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库皇史宬正殿内,用以盛装皇帝的实录、圣训(明代称“宝训”)等珍贵典籍。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在“明清档案”专题展厅展出的道光帝秘密立储谕旨并匣(仿制品)。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