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高岩 徐昀璟 摄影报道
吃过早饭,趁着天气晴好,家住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湫沟村的米长多换上干活穿的旧衣服,带好镰刀和绳子,去村子里的荒地和沟边寻找制作“笼笼”和笤帚的材料。
初春时节,陇原大地还是一片肃静,但对于米长多来说,这时编“笼笼”用的藤条和做笤帚用的芦苇,韧度和水分适中,正是“备料”的好时机。
上午九点出门,直到下午三点,才看见米长多背着大捆芦苇和细藤条往回家走的身影,这些材料足够他用大半个月了。米长多一脸满足:“在村子里找这些材料,一点也不费力,到处都是。”米长多说,在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废柴和荒草,一般大家都用它们来烧柴火,但从小就跟着父亲学编笼的米长多知道,它们的用处,远不止这些。
回到家里,放下背上的重物,米长多又开始忙碌起来,“前两天,我们邻居让我给他家编一个农用的大笼,今天刚好有时间,赶紧给做出来。”只见米长多将几根细藤条放在地上,摆成“米”字形,再依次插藤条、编藤条,不一会儿,“笼笼”的底子已成型。
俗话说:“编筐不难,走栅拧檐难!”一个笼能否经久耐用,全在走栅、拧檐的技巧上。“走栅是编笼最难的一步,走栅要是走不好,后面就全乱了。”米长多一边说,一边娴熟地进行着手里的工作,他的手指和手掌到处是常年干活磨出的老茧。
“干这个活,就要能吃苦,能静下心。”说话间,一个农用的大笼已经成型,米长多用剪刀将笼边多余的藤条修剪掉,又提起笼,来回反转再检查一番。“这个笼编好了,用个十来年都不是问题。”米长多说。现在他除了制作传统农用的“笼笼”,更多的是做一些用于装饰的小“笼笼”。“比起大笼,这些小‘笼笼’更受欢迎,很多小孩都很喜欢,放在家里还能装水果,装糖果。”
除了制作“笼笼”,勤劳好学的米长多还通过自学,学会了制作笤帚。从扫案板的小笤帚,到扫地板的凤尾笤帚,米长多做起来都得心应手。他做笤帚这件事也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媳妇帮着他挑选、浸泡芦苇,女儿给他在网上搜寻结实好用的笤帚杆。他也不负众望,做的笤帚结实耐用,扫得干净、不掉渣。
一把镰刀、一捆细绳,58岁的米长多带着简单的工具在家门口就地取材,让那些不起眼的植物,从荒草、废柴,变成一个个实用又美观的家用物品。这些传统手工制作的物品,虽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附着在他们之上的纯手工制作的温情,却依然时时触动着人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