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产教融合校企共育 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赶赴碧桂园西北服务实习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2-25 09:52:31

崭新的晨光,迎来全新的开始。近日,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学,也代表着碧桂园“抓好教育,从根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思路在西北大地已扎根三年。

国强学校自2020年5月诞生以来,始终秉承国强公益基金会一直以来投身国家教育帮扶事业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坚持教育慈善的初心。自2021年起,学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为学生免除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校服费、军训服装费、体检费、保险费;不仅如此,还为学生每学期报销一次往返学校的车费,并且在校期间,每月给予40—60元的生活补贴。在碧桂园集团、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博实乐教育集团和学校自身的努力下,三年前洒在西北的种子,如今已遍地芬芳。

2月中旬,国强学校2023届建筑工程系物业管理专业的16名毕业生作为第二批走上工作岗位实习的国强学子,前往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毕业生实习就业。

国强实习生(部分)合照

从课本到实践,毕业学子参加实习检验学习成果

马青花是个土生土长的东乡姑娘,却有着不输于同届男生的坚韧性格。自2022年入学以来,“做到最好,力争第一”便成为了她的座右铭,更是她努力学习的动力。刻苦和努力换来的成果是丰硕的,在这届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中,她的学习成绩、工作表现都很优异,马青花工作岗位上的师傅杨滢华也对她有着极高的评价:“马青花的能力很强,适应工作内容和节奏的速度也很快,能看的出来在学校是下过苦功夫认真学了的,一些基础的内容都不需要我再去重复强调。这几天的适应下来,她的工作模式已经趋于成熟了,我很期待她之后的表现。”

抱着验证工作教员对马青花的高度评价的态度,记者再次来到马青花所在的社区。马青花正在巡查小区,一边弯腰收拾着小区里的生活垃圾,一边对记者说道:“师傅在我刚来的第一天就说了,要以业主为中心,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打造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氛围。既然来到了碧桂园西北物业实习,那我就要担起这个岗位的职责,这是是我应尽的责任。”十几岁的学生,清澈的眼神里流露着诚恳的心声。

“在来到国强学校之前,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物业行业,这两年的学校学习生涯充实了我对专业的认知。但我知道只有课本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也时常强调我们要把实践和课本结合起来。现在终于可以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验证我的学习成效了,我很珍惜这次在项目上的实习经历。”面对着记者,这个要强的姑娘在谈起这次实习时轻声却又坚定地说。

东乡小伙“脚踏实地干工作,真心实意为业主”

相对于其他几位同学,马福海的家庭条件还算可以,一家四口并无太大的生活压力,这也是他的班主任比较担心的事情:从小生活顺遂并未遇到太大挫折的他能否顶住这份工作的压力?让他很庆幸的是,马福海不但非常顺利的在十多天里适应了工作,更是这批学生中的佼佼者,岗位师傅陈玉霞也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马福海在来到项目上工作第三天时我就发现他已经掌握了很多物业服务岗位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对这个岗位有清晰的认知,他要做的就是目一线的实践中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他能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完成技能提升和身份转化,他的能力非常强,同学和老师都很认可。”

马海福(左二)与物业管家上门解决业主需求

这次实习,马福海在这批实习生中绝对是最刻苦的,也是能力最强的。入职十天左右,便已经开始跟岗位师傅陈玉霞走访业主了解需求,并获得了不错的反馈。陈婆婆是住在D区三幢的碧桂园业主,今年已近七十岁了,是物业服务中心重点关注的业主之一,平时有什么生活上的需求,物业管家们都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2月21日,刚巡查完小区的管家陈玉霞接到了陈婆婆的电话:“小陈啊,能麻烦你帮我拎一下菜吗,买的有点多,提不回去了。”接到电话的陈玉霞第一时间便前去门口的蔬菜店帮助陈婆婆,马海福也自告奋勇跟了过去。几十斤的生活用品和蔬菜,马海福和陈玉霞一直拎到陈婆婆家的厨房里,还贴心的陪着陈婆婆聊了会儿天。陈婆婆对马海福的评价颇高:“小马人很好,这几天他帮了我不少忙,闲下来的时候还经常陪我聊天呢。”

“学校里大多是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有很多不同,在跟着管家师傅的巡查的时候,会遇到业主各种各样的需求,要我们去耐心解决。跟着师傅去业主家上门解决问题的实践性更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以后会及时改进。”马福海总结这几天的实习历程时说道。

现今,国强学校第一批入学已全部毕业,马青花与马福海只是这批优秀毕业生中的一份子,更多优秀的学生将会陆续走上各自专业的实习岗位。开拓视野,提升素养,是每个“国强人”的不懈追求,依托碧桂园集团、博实乐教育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将持续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马青花”“马福海”,在西北大地开拓出“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道路。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